“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化是最宽泛的概念之一。从广义上说,它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总和,包括器物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等。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标志色。红色文化主要指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传授特别是有意识地传授红色文化的活动即为红色教育。红色教育与其它教育的区别主要在教育内容上。即红色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为根基,以传授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为主要目的。红色教育可以单独组织实施,也可广泛渗透到其它教育活动中。
思考:红色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关系。
要搞好红色教育,需要继承红色传统,开发利用各种红色资源,进而使红色基因即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得以传承。

2020年2月28日上午中闳教育网举办首堂线上直播课,李凯城老师做《转危为机的十大对策——向毛泽东学应对危难》专题演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红色是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的基色、底色。红色教育承担着强基、固本、铸魂的历史使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考:红色教育与“强起来”的关系。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这就要求我们把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

李凯城老师与第一期红色管理师承班同学合影
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教育,作过一系列重要指示,每到一地都要瞻仰革命遗址和烈士陵园,反复强调要继承红色传统、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
思考:怎样理解千秋伟业与红色教育的关系?
在中央统一部署下,各地党组织积极行动,明显加大了对红色教育的重视和投入程度,红色教育迅速升温,发展形势看好。
形势大好的重要标志是社会需求旺盛。党中央连续下发文件,对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做出新的规划,提出硬性任务和时间要求。各地区、各单位紧跟中央部署,制定并实施具体计划,对红色教育的需求明显增加。具体事例(略)。

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由北京纵横红色管理咨询中心和北京连合教育咨询中心联袂打造的香山主题党日活动,开始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街道社区、非公企业等提供定制化服务。图为凯城老师做《从上海望志路到北京香山——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主题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军队动起来了,社会组织、大中小学、城乡社区以至部分民营企业,也越来越看重红色教育的价值,形成了潜力巨大的新需求、新市场。
思考:红色教育的需求旺盛是一时现象,还是发展趋势?
有需求自然会创造供给。传统的红色教育部门,无论教育模式、办学规模还是教学内容、教育质量,均无法满足急剧增长的社会需要。近些年,各地新组建的党性教育机构数以百计,有些达到相当规模,取得明显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进而引发更多地区纷纷效仿。
体制内单位的供给一时难以满足需求,于是一大批民营红色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成为红色教育领域的新生力量,给红色教育带来生机和活力,初步形成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可喜局面。具体事例(略)。
总之,四十多年来,红色教育的形势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好。
思考:抗疫斗争的伟大胜利对红色教育将产生哪些影响?
红色教育虽然供需两旺、形势大好,但也存在着明显隐忧。主要是教育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和发展思路都比较老套,不能适应形势发展,教育质量无法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体制内教学单位是红色教育的主力军。由于“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内在发展动力明显不足;缺乏服务意识,满足于完成上级规定的任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教育思想陈旧,办学模式呆板,缺乏探索与创新精神;重硬件、轻软件,重规模,轻质量;领导层不稳定,一个将军一套令,缺少长远打算,直接影响单位稳定和教学创新。具体事例(略)。
思考:体制内教学单位如何改革创新?
体制外的办学单位大都仓促上马、盲目发展,情况更为复杂,发展状况也不乐观。一是小,许多红色教育机构由社会培训机构或旅游公司改行,“三五个人、七八条枪”,能干就干,见不好就撤;二是散,各自为战,低水平竞争,缺少联系与合作,形不成整体力量;三是弱,没有固定的办学场地,没有稳定的师资队伍,没有系统的课程研发,只能简单模仿、重复,“背靠大树好乘凉”;四是个别单位单纯以赢利为目标,“萝卜快了不洗泥”,不注重教学质量,在营销环节“打擦边球”,败坏了红色教育的声誉。
思考:怎样看待民营企业参与红色教育的现象?
无论体制内外,多数红色教育机构的办学拘泥于老办法、老套路,缺乏对信息时代教育规律的研究,针对性、实效性较差,投入产出不成比例。上上下下特别是教育对象普遍感到不满,但苦于找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整个红色教育行业没有集中统一领导,没有长远发展规划,没有正规协作组织,没有良好行业生态,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红色教育基本上是放任自流、无序发展、小打小闹、自生自灭,远未跟上信息时代整个社会的前进步伐。
需求与供给的反差,说明红色教育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迫切需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果走对了路,红色教育极有可能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国内最有发展潜力的行业领域。

北京连合教育咨询中心与大巴山干部学院联合举办“2019全国教学助理专题研修班”
更重要的是,红色教育从来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从大环境看,红色教育事业充满困难与挑战,未来的发展更不可能一帆风顺。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各种风险挑战。包括国内矛盾、全球危机、党的自身建设问题,等等。从“中国崩溃论” 背后的逻辑可见一斑。
其次,意识形态领域“西强我弱”的局面一时难以改观。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
再次,社会上对红色教育怀有偏见甚至持敌视态度的大有人在。少数“公知”对部分群众仍有较大影响力,时不时出来“带节奏”。
最后,有关部门对红色教育的认识没有完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对红色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缺乏自觉、缺少力度。
思考:在伟大斗争中,红色教育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和挑战?
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以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进而颠覆各个领域、各个产业的原有面貌,形成了新需求、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教育领域也无例外,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革命。
思考:你了解教育领域的革命性变革吗?你知道什么是“社会化学习”、“翻转课堂”、“可视化教育”、“抛锚式教学”、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吗?
红色教育要走入新时代,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也必须加快自身变革,形成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一系列新目标、新理念、新模式、新业态。
首先,要确立新的发展目标
红色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围绕党中央的总体部署和对红色教育的具体要求,面对信息时代对红色教育提出的挑战、创造的机遇,设想一下未来十年、二十年,直到建国百年时的红色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首先形成清晰的奋斗目标,然后根据现有条件和可能,思考具体实现的途径方法。
我们认为,未来红色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应该是:适应信息时代要求,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依托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技术,开发利用各种红色资源,形成完善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广泛渗透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为共产党人提供思想武装,为中华民族构筑精神家园,为人类大同贡献中国智慧。
其次,要树立新的发展理念
思想教育本来是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拿手好戏,曾经创新出一整套成熟的做法和经验。可恰恰因为过去太成功,形成了许多老框框、老套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思路、妨碍了创新。因此,红色教育的发展必须从更新观念入手,以新理论、新思想引领实际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创新。创新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第一理念,也是解决当前红色教育所有难题的根本思路。红色教育讲授的虽然大都是传统,但目的还是推动人们向前看。必须反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心态,摆脱对传统教育方法与模式的依赖,用全新的理念开辟全新的局面。
近几年在红色教育领域努力创新的实践与体会(略)。

李凯城老师领衔研发的党史教学创新课程《我们走过的路》,图为学员们参观展板
开放。要创新就必须开放。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认真汲取当代心理学、教育学最新形式成果,借鉴国内外教育领域一切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反对夜郎自大、固步自封,防止自说自话、自娱自乐。
改革开放以来管理培训领域引进西方先进理论与成熟经验的启示(略)。
合作。开放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合作,形成合力。改变红色教育的落后面貌,靠哪一级组织、哪一类机构都会力不从心。必须运用最新技术手段,形成新的合作机制,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打一场红色教育的人民战争。
红色教育领域开展合作的前景分析(略)。
实效。实效是红色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当前实际工作最突出的薄弱环节。红色教育搞得怎么样,最终要靠效果说话。再也不能只管投入、不看产出,只求遍地开花,不管结没结果。什么时候人们自觉自愿地接受红色教育,主动支持红色教育,积极参与红色教育,从业者成为名副其实的灵魂工程师,受到人们发自内心的尊重,才能够说红色教育真正走入了新时代。
创新、开放、合作、实效,四个理念相互联系,缺一不可,最终要落在增强红色教育的实效上。
红色教育主要影响人的理想信念,如何评价教育效果,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至今未看到突破性研究成果,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全国党史学习主题教室观摩教学研讨会,2020年9月22日至26日在红旗渠干部学院举行,来自全国30多家党校、干部学院等教学机构的60名学员参加了集中观摩教学
第三,要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红色教育要想提高质量,必须突破原有思路,依据先进教学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把各种教学资源整合起来,形成新的教学模式和办学格局,使红色教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实现“大教育”的理想局面。
从教育对象看,党内教育要与党外教育相结合。党内教育是红色教育的主体。将九千多万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教育好、管理好,对红色教育的作用和影响无法估量。但党内教育不能单枪匹马,需要有多种形式、多个层面的党外教育作为支撑。党内教育的成功经验可以向党外移植,党外的红色教育需要与党内教育相对接。这方面需要探索的具体课题很多。
从教育内容看,院校教育要与社会教育相结合。院校是红色教育的主战场,各类思想政治课程是红色教育的主阵地,必须优先考虑,重点投入,确保打赢。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可能在课堂上形成并巩固,院校教育必须与多种形式的社会教育相结合,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进而实现“生活即教育,处处是课堂”。
从教育时间看,集中教育要与经常教育相结合。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和管理是一个整体,教育可以集中,管理主要靠平时,靠所在单位的基层组织。红色教育机构必须考虑自身的教学如何与经常性教育相衔接,如何为各单位平时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创造条件。不能“铁路警察,各管一段”,满足于“听了我的课,起码三个月内不会贪腐”。这方面的探索目前基本上还是空白。
从教育形式看,线下教育要与线上教育相结合。红色教育不同于知识传授,重在人对人的影响、心对心的交流。因此,能创造出“沉浸”、“薰习”环境的线下教育,始终具有不可更代的价值。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线上教育已成为一种趋势、一个潮流。红色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办学模式,努力开发出更多高品质的线上教育课程。
从教学力量看,体制内单位要与体制外单位相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各类组织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同创造精神财富,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红色教育领域也无例外。体制外单位的加入,有助于创造生机活力、形成竞争机制,但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新问题。应该顺势而为,加强管理与引导,形成全新的红色教育格局。

2020年9月26日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理事会召开,李凯城老师当选学会副会长
最后,要探索新的行业业态
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许多行业的产业形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红色教育也会形成一个产业,需要跟上形势发展,适应时代需要,做出全新的构想和设计。
新兴产业发展给我们的启示。如阿里巴巴、京东等互联网公司与海尔、丰田等制造型企业,殊途同归,形成一种全新的业态:网络平台+专业公司。
红色教育市场目前正处于形成阶段,有些像改革开放初期的农贸市场,有些机构开始向教育“超市”方向发展。随着红色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会形成完全不同以往的新型业态,即分化为少数大型平台企业和大量不同类型的专业化公司。
平台化教育机构的定位及功能。平台组织负责搭建和运营线上平台,提供各种服务功能。通过这些功能,将红色教育领域的各种组织联系起来,形成统一的力量。平台组织从提供的服务中提取费用,支撑平台的运营。
专业化教育机构的定位及功能。专业化组织依托所掌握的红色资源,精心打造各具特色的红色教育产品,通过线上平台,实现供需对接。
这种新型业态可以改变目前这种大而全、小而全的状态,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整个红色教育的集约化程度。这是红色教育走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
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课程质量上,红色教育也无例外。让红色教育走入新时代,说一千,道一万,关键还是其课程要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真正满足社会需要。为此,红色教育必须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进和提升。
如果说红色教育的新目标、新理念、新模式、新业态,解决的是新时代红色教育发展的宏观谋划和战略布局问题,那红色教育课程的创新,解决的则是总体目标如何实现、发展理念如何落地的具体问题。
思考:你认为红色教育课程研发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关于红色教育内容的拓展
红色教育一定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但其传授的马克思主义,不能是僵死的、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而是发展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能就马克思讲马克思,而要将马克思的思想学说与古今中外各种思想理论作比较分析;不但要讲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还需将马克思主义渗透到学校教育以至整个社会教育的方方面面、各个环节。
红色教育的重要使命是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为此,需要开阔思路,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既要讲好红色历史,更要关注现实生活;既要讲好领袖人物和英雄模范,也要留意普通党员、普通群众身上的闪光点;既要多讲感人的故事,也要讲清这些优秀品质是怎么形成的,等等。
中国共产党人的成功一靠革命精神,二靠科学方法。人的革命精神不是天生的,要靠领导者言传身教来培养。因而揭示共产党成功之道的红色管理,应该成为红色教育的重要内容。现在体制内教学单位这方面的工作基本上是空白。一些单位讲马克思主义时是马克思主义,一讲到领导和管理,就是西方大师、西方理论。其实,无论是红色传统,还是现实生活,处处能发现红色管理的成功案例。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深入挖掘。
马克思主义以及在马克思主义基础形成的红色管理与党性修养,即共产党人的内圣外王之道,是红色文化的核心,应当成为红色教育的重点。
近些年在研究、传播、运用红色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果及产生的社会影响,使我们的体会到:红色管理有可能是让红色教育走入新时代最好的突破口。

李凯城老师在人民日报等单位组织的2021红色管理进百城公益活动发布会圆桌对话上做总结发言(左四)
关于红色教育方法的创新
好的教育内容还需要好的教学方法。山珍海味加上精心烹饪,才能形成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
思想教育曾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拿手好戏、看家本领,一度成果辉煌,创造出许多成功经验。可正因如此,红色教育背上历史的包袱,几十年“一贯制”。成为许多人心目中的“古董”。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红色教育不仅内容上需拓展,教学方式方法也必须创新,要用最先进、最时尚的教学形式,打造并包装出最有吸引力的精品课程。
红色教育的本质不是灌输红色知识,而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方法。教学方法应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关注学员的内心感受,用“催化”的方式引发学员定向改变。
近些年我们在党性教育课程研发方面的探索、取得的成果及心得体会(略)。
创新教学形式应满足不同类型群体对红色教育的不同需求。为此,必须改变目前红色教育千篇一律的状况,开发不同类型的教育产品。
创新教学形式应尊重年轻一代的学习方式和生活习惯。运用可视化的教学手段,改变单纯说教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通过娱乐方式,增加学员的带入感、参与感,让学员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和感染。
有了精心打造的课程,还需要科学搭配。要针对不同类型学员的不同需要,设计出不同品味的精神大餐。
近些年我们在党性教育课程体系设计方面的探索、取得的成果及心得体会(略)。
在创新教育方法方面,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心性之学、古代的书院制度、佛教的禅修之道等,有许多可供参考的教育资源。
红色教育理论的探索
红色教育内容与形式的创新,离不开先进教育理论的支撑。理论研究不深入,对红色教育的规律认识不充分,实际工作难免会打乱仗。要想使红色教育有一个大的发展,首先是教育理论研究上必须有新的突破。
探索红色教育规律需要借鉴当代教学科学最新成果。近代以来西方教育适应工业革命的要求,创新了教育理念与模式,涌现出一大批著名教育学家。进入信息社会以来,西方教育学一直探索教学如何适应问题,也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
探索红色教育规律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坚持以我为主的方针。红色教育曾经是我党我军的优势,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经验。这是前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实现“八个统一”。这是对红色教育课程研发规律的新认识、新见解。
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
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
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
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
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
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
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关于红色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运用
教育是通过信息的加工和传递来实现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必将深刻改变教育方式方法,引发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红色教育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在高新技术基础上,实现革命性变革。
——5G、移动互联技术在红色教育中的应用。
——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在红色教育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红色教育中的应用。
——区块链技术在红色教育中的应用。
——VR、AR等多媒体技术在红色教育中的应用。
总的看,现有尝试都是初步的、探索性的,这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大有可为、前途无限。
让红色教育走入新时代,关键在人,特别是红色教育工作者。优质课程与优秀师资是“鸡生蛋,蛋生鸡”的关系。红色教育的创新发展,也将从根本上重塑从业者的素质和形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经济建设成为主战场、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与之适应,先是工程技术人员,后是企业家,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成为人们选择职业甚至择偶的目标。相比之下,思想教育工作者的社会威信和地位急转而下,一度被严重的边缘化。出现这一状况在情理之中,却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其实,人是世间最复杂的事物。教育人培养人的工作理所应当成为最神圣的职业。从事红色教育、塑造人的心灵的教育工作者,更是当之无愧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未来的红色教育工作者必须通过切实努力,彻底改变自身形象:
他们应该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目光远大、信念坚定,无论遇到什么磨难,初心不改,勇往直前;
他们应该有圣徒般的人格,品德高尚,心口如一,以身作则,其自身形象就是红色教育最好的教材;
他们应该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通晓不同对象思想变化规律,具备丰富的实际教育经验,善于因人施教,成为真正的精神教练、心灵医师;
他们应该具备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实际经验,就像活的知识宝库,可以根据不同对象开展红色教育随时满足教育对象的求知欲望。
多年来从事红色教育工作的心得体会(略)。

开展定制化教学,红色教育走进国有企业
随着红色教育的发展,从业者将重新获得人们尊重。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红色教育工作者将真正获得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社会形象,红色教育工作将再次成为最受欢迎的热门职业。
随着红色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将成为关键。目前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无论专业方向、学科建设、培养模式,都无法适应发展的需要。社会办学机构也少有专门培训红色教育师资的班次。巨大的市场缺口意味着新的商机。
近些年,我们在培养党性教育工作者方面所做的探索、取得的成果及心得体会(略)。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学者和政治人物开始关注中国经验,思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如果我们不能给出系统的而非零散的、合理的而非牵强的答案,别有用心的人就会抓住机会大做文章。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总书记反复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这也意味着红色教育即将走出国门,在更大范围内产生影响。
让红色教育走出国门不是一种想象,而是已经提上议事日程。随着“一带一路”计划的展开,国家每年都要为国外培养大批管理人才。国内一些有影响的红色教育机构,已经着手这方面的尝试。
让红色教育走出国门是一个新课题,对红色教育工作者也是新挑战。要求我们不仅熟悉本国的红色历史与文化,而且要了解教育对象的文化背景,掌握他们的特殊要求与接受习惯。
红色教育走入新时代,需要做的具体工作很多。当务之急是组织起来,加强合作,共同搭建红色教育合作平台。通过红色教育平台,沟通供需双方,协调各种力量,实现资源共享,构建新型业态,解决行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难题。构想中的合作平台包括:
信息平台。在信息爆炸的新时代,需要有专门的红色教育信息渠道,使有这方面需求的人,都能够很方便地找到自己所要的信息,不要再像大海捞针似的去“海选”。
交易平台。红色教育的需求量、供给量都很大,但高度分散,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一些有培训需求的单位经常找不到合适的课程与师资,另一方面,办学单位又苦于生源不足。需要建立一个类似阿里巴巴的交易平台,实现网上交流和交易。
资源平台。红色教育的可用资源非常丰富,但大都散落在党史资料和书籍中,散落在各级宣传组织部门的档案中,散落在各式各样的党史“发烧友”心目中。如果有一个交流平台,使各种资料能够活起来,使各类人才都能发挥作用,红色教育事业将出现全新的局面。
研发平台。基础理论薄弱是制约红色教育发展的瓶颈。靠各单位各自为战、分别探索,难以获得大的突破,迫切需要联合攻关。特别是与新时代有关的前沿理论课题,应该通过研发平台,将所有感兴趣者组织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合作研发模式。具体事例:海尔研发模式。
思考:你对建立红色教育平台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平台建设是新事物,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首先,要将线下的合作组织和交流机制建立起来。实际上,近些年许多红色教育机构已经自发地组织起来,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并从合作中尝到了甜头。但由于规模和影响不够大,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所以,有必要在各个小平台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大平台。
创建红色教育合作平台涉及诸多因素,需要多方投入,齐心协力。包括:有关领导的支持、前期资金的投入、信息技术的支撑、上游客户的关注、合作关系的形成、执行团队的组建、对外宣传与推广,等等。
平台建设的难点在获得资金的支持和有关领导的认可。资金可以有多种来源。领导认可有多种方式,指定主管部门未必是最佳方式。

2019年10月红色管理研究所和北京纵横红色管理咨询中心在北京举办“第二届中国红色管理高峰论坛”
北京纵横红色管理咨询中心、北京连合教育咨询中心及中闳教育网的基本情况(略)。三点明显优势:
一是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已开发出系列红色教育产品;
二是有十多年办学经验,建立起相当规模的合作关系;
三是有地理位置优势,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资源和人脉关系。
我们的宗旨使命是: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奋斗目标是:智库、工坊、平台、书苑。
我们愿意为搭建红色教育的合作平台(包括线下平台和线上平台),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李凯城系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副会长,红色管理研究所所长。)
信息来源:中闳教育网
中闳采编:书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