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新闻工作经历,使我养成了对看到和经历的事多思多想刨根问底的习惯。从2013年参加党性教育培训工作后,亲身感受到了干部学院的蓬勃发展,也看到了存在的问题和提升空间。今天,我就从一个记者的视角与大家就有关“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课程开发的问题”交流一下看法。
一、党性教育的内涵和任务
我曾向一个干部学院的领导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已经有了各级党校,为何还要办干部学院?”
为什么提这个问题?我认为只有对这个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弄清与党校的区别,干部学院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优势办出特色。
有了党校,还有没有必要办干部学院?实践已经做出了很好的回答。
从2013年参与大别山干部学院教学工作,特别是参加党性教育创新联合工作室后有机会接触了更多的干部学院,感到以干部学院为形式的培训基地非常有必要。这种形式一诞生,就以“短平快”和活泼多样的教学形式受到欢迎,而且由于是以事实为教材、接地气所以学员易于接受,产生的反响和取得的效果也好于传统党校。通过在干部学院的学习,学员们对党的光荣传统有了直观的感性认识,有的学员感到震撼。河北固安团委的一名干部在微信里给我写下了这样一段话:现在有些年轻人只看到了改革开放后,制度缺失下党的腐败问题,而看不到战争年代共产党人所付出的牺牲和贡献(如果没有到大别山学习,我也想象不到当时战争的残酷和惨烈)。学员感动落泪的不在少数(商丘的一位年轻女党员)。不要小看这眼泪和表态,这说明这些学员灵魂真地受到了冲击,教学起到了实实在在“唤醒”的作用。
通过短短几天的培训就能产生感动、震撼、流泪的效果,这是传统党校难以企及的,说明干部学院这种以事实为主要教育方式所走的道路和方向是正确的、有效的。但是,党性教育不能仅仅让学员停留在感动、震撼和流泪上。党性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党员的党性,感动、震撼、流泪只是为达到这一目的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提高思想认识,党性教育的效果是会打折扣的。
“山上感动,下山不动”的现象就很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山上感动”是对干部学院这条道路和教学模式的肯定,而“下山不动”则反映出我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实际上也给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问题——如何使学员通过培训不仅能“山上感动”,而且做到“下山行动”?
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要对党性的内涵和党性教育的任务有清醒地认识。
1. 党性的内涵
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质,是阶级性最高和最集中的表现。党性有两个层面:
一是从组织来说,是政党的性质、宗旨、纲领及对成员的要求,这集中体现在党章上;
二是从党员个人来讲,是对党的性质、宗旨、纲领及组织对成员要求的认同,也就是对党章的认同和自觉执行。
2. 党性教育的任务
党性教育的任务就是针对党员思想、认识、行为上存在的问题,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党员对党章的认同,提高遵守党章的自觉性。
有人可能认为,这些道理还用讲吗?但实际上还真有厘清党性教育的任务、内涵的必要。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条件。
如果大家认同我对党性和党性教育的概括,那对现在教学中存的问题和不足就好理解了。
二、怎样突出党性教育的特点
干部学院的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呢?个人认为,目前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党性教育的特点不突出;
2. 与现实脱节(历史怎样与现实贯通);
3. 就事论事,缺乏深度(理论怎样与实际结合)。
先说第一点,突出党性教育的特点:
现在,一些干部学院的主体课多是在宣扬成绩、解读精神、宣传典型上做文章。这些现象可以归纳为一句话——“谁不说俺家乡好”。
这样讲有错吗?没有。但是再问一句,这样讲达到了党性教育的目的吗?我看答案应该打个问号?起码不能完全达到党性教育的初衷。因为这些讲法没有摆脱宣传、树典型,没有摆脱博物馆、红色旅游解说的传统做法,归根结底还是对党性教育的性质和任务认识不到位,没有认识到党性教育与宣传和党校教学等形式的不同,没有突出干部学院的特色。
作为党性教育,我们的教学内容和课程开发,要符合党性教育的规律和特有的要求。
以大别山为例,如以宣传为目的可以着重讲“大别山精神”,讲鄂豫皖苏区的辉煌历史;
如讲历史(党史),侧重点应是黄麻起义这样的事件及事件过程和与事件相关的人物;
面对游客的讲解则是介绍事件的来龙去脉及相关人物生平;
党性教育则是通过黄麻起义讲党的初心(为什么要革命)、讲革命的必然性和必要性;通过革命前辈在艰难卓绝的情况下仍坚持斗争的事实引导受众认识共产党是怎样的党,为什么要为共产主义奋斗,怎样为信仰而奋斗、怎样做才是一个合格党员等,使学员加深对党章的理解和认同,提高遵守党章的自觉性。
这就是说,对于同一件事的目的不同,表现方式和侧重点也会不同,党性教育只有符合党性教育的特殊要求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那么,党性教育的特点是什么呢?党性教育的实质,是理想和信念,是解决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提高思想认识。当然,宣传、红色旅游、博物馆也有这方面的作用,但没有特定的指向和目的,只要把事情讲清楚就可以了。而党性教育的对象是共产党员,有很强的目的性,即提高党员对党的性质、宗旨、纲领的认同,也就是对党章的认同和执行的自觉性,有明确的目的和指向。这是党性教育与宣传等其他教育形式的根本区别。
比如彭湃,如宣传或其他形式讲清他怎么领导穷人闹革命,在敌人监狱里如何威武不屈,及英勇就义的过程让人对彭湃这个人有所了解就可以了。党性教育在讲彭湃时除了讲他为革命牺牲的过程外,侧重要分析他一个富二代为什么放着优裕的日子不过,领着泥腿子闹革命?为什么他要为一个看不见的社会献身?通过彭湃的事迹告诉人们什么是共产主义?为什么为共产主义奋斗牺牲是光荣的?共产党人为什么要为之奋斗?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从而把理想信念落到实处。
回到党校与干部学院的话题上,两者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党校与干部学院都是在为党做培训工作,但是在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和培训方式等都不尽相同 。干部学院很多老师都有在党校从教的经历,因此我在这里要特别强调党校与干部学院的一个不同点:
过去在党校教学,是靠教材靠资料,而干部学院的课程则是对活生生历史的解读,教学水平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解读能力的高低,也就是面对具体人和事的认识程度。
举个例子说明这一观点:
三年困难时期,在可可托海矿党委书记安桂槐身上发生了几件小事:“儿子手里的馒头”、“女儿结婚的糖果”、“家里的电话”……、这几个故事都很感人。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如果认识停留在这个层面上,讲时就会当成好人好事来宣传,展示在人们面前的仅仅是一位克己奉公的典型。
如果能多问几个为什么,他为什么这样做?——因为他是共产党员,党员就应当“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历史事实),这是党的传统——为什么共产党员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共产党是干什么的(党纲、党章)——这么做不是自己吃亏吗?怎样对待这种吃亏?
每拉直一个问号,你的认识就会深化一步。拉直这一个个问号,摆在我们面前的就不再仅仅是讲克己奉公的好人好事,而是在讲党的传统和党章对党员的要求了。这样讲是不是更深刻、更符合党性教育的要求?
从对资料的运用到对事实的解读,从过去“讲史”到现在“用史”,这是党校与干部学院教学中的很大不同。干部学院的老师们要适应这一变化,在提高对事物的解读能力上下功夫。解读能力是立场、政治理论水平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综合反映。提高对事物的解读能力(认识水平)除了学习以外,在备课时及平时遇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是提高解读能力最便捷、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在平时养成打破砂锅纹(问)到底的习惯(如“生命重于泰山”和“生命是第一位”的区别),日积月累,能力和水平就会逐渐提高。
三、历史怎样与现实对接
再说第二点,怎样解决历史与现实脱节的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有个判断,现在的教学存在不存在历史与现实“两张皮”相互脱节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是存在的。其表现就是“山上感动,下山不动”。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红色资源利用好 ,把红色传统发扬好, 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他一连讲了三个“好”。这三个“好”就是我们工作的标准。用这三个“好”来衡量我们的工作还是有不小差距的。否则就不会出现“山上感动,下山不动”的现象了。如果真正地做到了“好”,入了脑入了心,应当是“山上感动,下山行动”。
为什么会出现“山上感动,下山不动”这种现象?
一位学员的话对我启发很大。他对我说:“听了您的课很感动,革命前辈确实很不容易、很伟大,但我们只能仰视。”我问他为什么?他反问我:“现在还用得着流血牺牲,用得着像他们那样艰苦奋斗吗?”这位学员的话值得重视。如果单纯地讲传统、讲前辈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革命经历和优秀品质虽然可以令学员感动、甚至掉眼泪,但是并不一定能做到和自己、和现实结合。这恐怕就是造成“山上感动,下山不动”的重要原因。
看来,仅仅叙述革命的历史和先辈的英勇事迹还远远不够,必须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用共同点把历史和现实连接起来,用不同点讲向革命前辈学什么和自己应当怎样做。
讲一段我和一位搞党史朋友的交流。
大概是前年,与一位搞党史的朋友闲聊。他说,有个单位请他讲长征,问我怎样才能讲得深刻、讲出新意?我认真地想了一会说,长征说好讲也好讲,故事太多了。说不好讲也真不好讲,故事虽多,但如果仅仅停留在故事层面上不能给人以思考,是不能真正认识长征的意义的。他问,怎么讲才能讲深刻,引起人们思考。我说,要多问几个为什么?现在讲长征,都是只讲长征的过程,讲长征的艰苦′,讲红军的英勇,讲长征的意义,但很少讲为什么。他说不就是因为左倾路线在苏区坚持不下去被迫转移和北上抗日吗?我说,我不是说路线的为什么,而是红军战士个人为什么能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仍然坚持?支撑他们的动力是什么?他说:“革命。”
我又问他:“为什么要革命呢?”问到这里,他想了想说:“改变”,为了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饱受帝国主义欺凌的面貌,为了改变工农大众被剥削被压迫的状况。”
我说,这话说到点子上了。以往我们讲长征、讲先辈的英雄业绩,总要“穿靴带帽”地讲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实际上,理想是很具体的。对红军战士来说,赶走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三座大山,彻底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建立工人农民当家作主的新政权,才是当时党和红军的根本任务,也是支撑他们战胜千难万阻的直接原因和动力。
这次“闲聊”对我启发很大,使我对如何讲好传统,讲好红色故事有了更深该的认识。
我们现在讲红色故事是要我们去学前辈流血牺牲,爬雪山过草地吗?显然不是。革命前辈他们的奋斗史是不可复制的。但他们的奋斗目标和我们今天奋斗的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这是我们和前辈的共同点。
共产主义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需要几代甚至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实现。在实现共产主义这一远大理想的过程中,每一代人都担负着不同有的任务使命,每一代人都有不同的责任。
革命年代那一代人的责任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起独立的新中国,让中国站起来。他们所以不畏艰险,不怕牺牲都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建国初期那一代人 面对旧社会留下的烂摊子和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封锁和制裁,其责任是怎样尽快实现中国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使昔日的“东亚病夫”站起来。为此,他们自力更生、发愤图强,“一辈子吃了两辈子苦”彻底改变了中国在世界的地位。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是什么?是在前辈的基础上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把共产主义事业进一步推进。我们面前也有许多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在执政的条件下,怎样保持初心?在生活日益富裕的情况下如何保持革命的进取心?怎样解决两极分化?怎样遏制腐败?等等。由于我们是在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业、也必然会有困难,也需要付出,甚至牺牲。但只要我们像革命前辈那样,认清自己身上的使命,面对现实存在的问题一步一个脚印去解决,共产主义事业就会逐步向我们走来。
找准历史和现实的契合点,是改变历史与现实脱节的方法之一。改变历史与现实脱节的另一个重要方法,是强化“以问题为导向”。
四、强化以问题为导向
“以问题为导向”是党性教育中常常提到的一句话,但实际做的怎样呢?有多少人在备课时就想到“本课要解决什么问题和能解决什么问题”,做到了“以问题为导向呢”?
什么是“问题”?百度的释义是: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
从党性教育的角度说,“问题”就是现实存在着的影响理想信念“三观”和“四个自信”的因素或与此有关的疑问和困惑。
所以出现“山上感动,下山不动”的现象,很重要的原因是教学的出发点是宣传、是宣扬成绩,是树典型而不是为了解决问题。由于没有“问题”,针对性不强,所讲内容没有解开他心中的疙瘩,拨动不了他的心弦,就更谈不上行动了。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党性教育也是如此,要能紧贴实际,为现实中存在的认识问题和实际问题解疑释惑。
比如“四个自信”。现在我听到的课都是讲四个自信的重要性、必要性,讲四个自信提出和完善的过程。这当然无可厚非,但为什么提出“四个自信”呢?就是有不自信的现象存在,而这些都不是空的,都会在言谈话语、行动举止中表现出来。比如:
人是自私的,共产主义怎么能实现?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先烈为一个自己看不见的社会牺牲值吗?
共产党为什么要反对国民党政府闹革命?与国民党合作共图民族复兴大业是否更好?
再如,你说选择道路正确,但有人会问,为什么共产党要用革命这种极端手段夺取政权,而不能与国民党合作共图民族复兴大业?为什么建国后前三十年要搞政治运动、搞大跃进,闭关锁国,不顾人民生活,把经济搞得一团糟?
你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制度,那怎么解释欧美国家的福利和普通人的生活水平明显高于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怎么解释那么多人选择移民的现象?
既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为什么会出现触目惊心的腐败?
你说马列主义救了中国,为什么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东欧国家放弃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
你说文化自信,有人却认为,是殖民化带给新加坡文明和繁荣,中国有300年的殖民地经历有多好!
这些认识都会对信仰信念和价值观产生或大或小、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党性教育不能空论“四个自信”的重要性,而是要扎扎实实解疑释惑。这些问题不加以解决,理想信念、“四个自信”都是空话。
产生这些糊涂错误认识,一是对旧中国的历史缺乏感性认识,所以对共产党为改变中国面貌所付出的努力不了解、不认同。二是敌对势力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大搞历史虚无主义,使得原本明确的历史也变得含混不清,在群众中造成了严重的思想混乱。一次讲完课后某干部学院的一位年轻老师对我说,“四·一二”你可以讲国民党,但不要讲蒋介石。蒋介石是民族英雄,对民族有功的。这位年轻人很坦率,他接触的历史就是被搞乱的历史,所以并不认为自己讲的有什么错。
除了错误和糊涂的认识外,也有现实和实际问题。
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怎样对待亲戚朋友不合理的要求和求助,拒绝是不是不通人情不讲人性?
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普遍存在的官场潜规则、职场潜规则……自己能免俗吗?洁身自好领导怎么看?同事怎么看?家人和亲朋好友怎么看?
……
这些问题都客观存在,是党性教育不容回避的问题。如用传统的说教可能很难收到好的效果。但是用前辈的经历或事实来回答这些问题,可能容易接受。
例如,用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用官僚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来回答中国为什么要革命,用“四·一二”蒋介石叛变屠杀来回答共产党为什么与国民党分道扬镳,用大庆、红旗渠、可可托海回答对建国后前三十年的质疑,用革命先烈的事迹来回答人是不是自私的、人的一生应当怎样渡过、共产主义能否实现等等。
再举一个例子。新乡的刘庄过去是:
“方圆十里乡,最穷数刘庄。
丰年吃糠菜,歉年去逃荒。
名为住人村,实为藏鬼庄。”
在史来贺的领导下这样一个穷村变成了中原首富。
现在的刘庄真是富得流油,看看家家户户的住房、屋内陈设、村民免费享受的各种福利真的很令人振奋。参观讲解如果是宣传、树典型,讲史来贺的贡献和优秀品德都不错,但是党性教育仅仅讲这些就不够了。
到刘庄参观后,心中产生了一个疑问:刘庄为什么这么富?答案是因为坚持走集体化道路。既然集体经济这么好,为什么还要在全国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呢?
这个问题恐怕不是我一个人的疑惑,回答这个问题对正确理解建国后前三十年的历史,正确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都非常有意义。这才是党性教育应当回答的。
以上只是社会上繁杂问题的几例,还可举出很多。这些问题客观存在,也是影响党性修养的重要因素,需要在培训中面对、解决。不解决这些问题,树立共产主义理想、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自信”都是“空中楼阁”。
因此,我们心中要有“问题”,备课时能想到有哪些问题与本课相关,怎样去解决。这样联系实际、接地气的课必定会拨动听者的心弦,入心入脑,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五、理论怎样与实际结合
现在谈谈存在问题的第三点,就事论事,缺乏深度。这个问题的实质是理论怎样与实际相结合。
我们现在有的课为什么显得单薄,缺乏深度和厚度,很重要的原因是只讲了具体的事(故事),缺乏理论或观点的支撑。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找到支撑的理论与观点就能改变课的深度问题。
中国靠什么取得革命的胜利?靠的是马列主义,其中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更是起到了唤醒群众武装群众的作用。最早党的誓词就明确提出“阶级斗争”,当时的革命知识分子深入工农群众中宣传的就是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正是这一理论使广大的工人农民认识了地主资本家的本质,知道了自己受苦受穷的原因,并从俄国革命看到了前途,才下定决心跟着共产党闹革命的。我和一位老师探讨讲课的体会。我说,我们现在讲红色故事不能停留在仅仅讲故事上,要把理论观点融入故事中。他问我,像黄麻起义这类事件怎么体现理论?我说,黄麻起义本来准备攻城的农民自卫军不到2000人,可实际自愿参加围城攻城的农民是30000多人。不是残酷的剥削压迫,不是懂得了只有革命才能翻身改变命运的道理,谁愿意冒着杀头的风险去造反,这不就是阶级和阶级斗争的体现吗?
在川陕根据地和其他苏区都有大量的石刻、标语、房屋等革命文物。这些文物是马克思主义唤醒人民群众觉悟的见证。以此为切入点,把阶级剥削和压迫具体化,把马克思主义武装人民群众具体化,使现在的人能对旧社会的黑暗能有一个感性认识,也对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救中国以及怎样救的中国有切实的感受,从而揭示了革命的必然性,把理论自信落到实处。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讲阶级和阶级斗争还有意义吗?
举两个例子:
曾有人对我说,共产党闹革命靠的是宣传。他举的例子是《半夜鸡叫》,说真实的周扒皮其实不是这样,做过许多善事。我说,这是在歪曲历史、否定革命,目的是想从根本上打倒共产党。我查了一下百度,为刘文彩等地主翻案、为土改翻案的文章、帖子比比皆是。
再举一个例子:现在网络上有一种观点,抗日战争牺牲的无论国民党还是国民党都是英雄,国内战争则是自相残杀!怎么看待这句话?前半句应该不错,关键是后半句。国内战争也分两种,军阀混战是一种,共产党与国民党的战争又是一种。军阀之间的战争是为了自己争地盘自相残杀还说得过去,共产党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能说是“自相残杀”吗?如果这一观点成立,共产党闹革命不就成了“无事生非”,先烈们为革命献出生命的壮举还有意义吗?!
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是马列主义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理论不仅指导我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也是判定对错、明辨是非的标准。这对党性教育和教学至关重要。从教学来说,如果对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没有深刻的认识是不可能认识革命及先辈们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的意义的。
从现实讲,确实有一股用“人性论”来否定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的潮流。前面提到的为地主翻案、否定土改及抹煞战争性质的言论都是这一潮流的表现。
有位老师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共产党是不是不讲人性?起因是在宣传一位组织部长的先进事迹时提到了不为自己的家人亲属安置开“后门”。
这位组织部长做的对不对?人性是什么?他这样做是不是不讲人性?这既是实际问题又是理论问题。如果我们的教学不仅仅是表扬,而是回答以上群众可能产生的疑惑,其深度或作用是不是会更好?
现在是网络时代,在这样的语境中成长起来的中青年,有些糊涂和错误认识在所难免。问题是我们怎样把真实的历史告诉他们,使他们树立正确的观点。
我们现在讲革命前辈的经历,实际是在讲历史。因此,在讲课中要自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在鄂豫皖首府将帅馆里有349位在大别山战斗过的将帅的塑像和生平事迹的简介。怎么用好这个红色资源?讲他们的光辉业绩,讲他们的高尚品德都没错。可是这样讲,让人们记住的是只是XX将军个人。如果问一个为什么?为什么大别山将星荟萃,会出这么多将军?认识可能就不一样了。
鄂豫皖苏区始于黄麻起义。在参加黄麻起义幸存下来的人中,有34人在1955年被分别授予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军衔。如果看看他们的传记就会发现,34人中只有2人出身比较富裕,其余32人都是穷苦人出身。他们大多没进过军校受过正规训练,甚至是大字识不了几个的文盲,是什么使得这些佃农、篾匠、贫农、泥瓦匠、木匠成为了令敌人闻风丧胆、叱咤风云的革命家、军事家?是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革命运动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共产党为什么要发动武装革命?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太黑暗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什么样?帝国主义可以在中国肆意横行、军阀混战把中国搞得四分五裂、地主阶把广大农民压榨剥削的生不如死。要改变中国的状况,不通过革命这种极端的手是不可能的。发生革命是各种矛盾带来的必然结果。革命,使广大的劳苦大众觉醒了。他们从共产党的主张看到国家民族的希望,也看到了自己的希望。于是,他们顺应历史潮流,奋不顾身,毅然决然投入了这场改天换地的伟大斗争,并在斗争的实践中不断增长才干。正是这场伟大的斗争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改变了他们自身的命运。不是这场革命,他们永远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泥腿子”。
同样是在讲将军,这样讲就不是在讲个人,而是在讲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时势造英雄。这比只讲将军个人的业绩和品德要深刻地多。
六、透过现象看本质
事物由表象和本质组成。表象看得见摸得着,而本质却需要认真观察思索才能获得。只有触及到本质课才能讲得深刻。
以红旗渠为例。
林县人民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一条人工天河,创造了奇迹。如果只讲修渠的过程,只讲修渠过程中的好人好事、先进事迹,听者得出的结论是“不简单”、“了不起”,很难有更深刻的认识和启示。能不能讲得更深刻呢?
先看看发生在修渠过程的几件事。
修渠需要从各公社抽人。横水公社的劳力指标为250人,实际报名的就有600多。
1960年的正月十五,来自林县各公社3.7万人的建设大军自带镢头、铁锹、抬筐,在每人领到6个红薯玉米面窝头后,就浩浩荡荡上了太行山,开始了“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征途。
工程动工之初正遇全国性自然灾害,民工们一天仅有8两粮食裹腹,大量靠野菜树叶填饱肚子。即使这样他们仍风雨无阻,修渠不止。整个工程民工没有一分钱工资报酬。
负责爆破作业的民工和在悬崖绝壁上高空除险的队员们心中都很清楚,自己时刻和死神在一起,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但他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写出申请书经组织批准才能荣幸地去从事这份工作。
这些事实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的干劲和热情。但这都只是现象。
问一个为什么?群众为什么有这样的干劲和热情?如果说是因为盼水心切,那林县缺水缺了几千年,百姓盼水盼了几千年为什么直到今天才焕发出这样的热情和干劲?是什么激发他们的干劲和热情?这些干劲和热情的基础是什么?
这件事也许能给人以启示。
红旗渠从提出构想到付诸实施,反复酝酿论证了整整十年。在这十年中,大大小小问题摆在林县人的面前:走出县境修渠要从邻省邻县引水,邻近省、县不同意怎么办?为了最大限度惠及盼水人群,渠线要抬高在太行山悬崖绝壁上,怎样克服施工难度?当时国家困难没有钱支援,三年自然灾害使本县几乎没有贮备,巨大的工程的资金物质保障从哪里来?……
县委将这些困难原原本本交给了群众,在基层干部群众中开展了一场大讨论。群众是怎样回答的呢?
引漳入林是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事情,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上级政府能把大伙组织起来上山修渠引水已经是大恩大德了,只要共产党号召修、上级支持修、山西同意修,再苦再难,就是豁上命我们也坚决修!
对于不会有任何外援,林县百姓的回答是:修渠引水是给我们自己子孙后代造福,怎么还能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物呢?
党和人民想到一块去了。正是有人民群众这个强大的后盾,促使林县县委下定了修渠的决心。
而县委的决心和做法又大大激发了群众热情和干动。
这件事说明了什么?说明世道变了。说明执政的共产党是在真心实意在为群众办实事,说明人民群众真的成了国家主人。
盘古开天辟地到如今,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有哪一个为了群众这样呕心沥血?又有哪一个不是高高在上,以父母官自居,肯像共产党的这样向群众躬身请教?肯像共产党的干部戴着安全帽走在施工队伍的最前列。
群众热情的高涨还可以从更深的层次来寻找答案。建国后,过去穷苦工人农民翻了身做了主人,当家作主迸发出来热情和精神状态是难以言表的!当时有一个很流行的歌谣:
天上没有玉皇,
地上没有龙王。
我就是玉皇,
我就是龙王。
喝令三山五岳开道,
我来了!
多有气魄,多么豪迈!这虽然是民谣,有艺术夸张的成分,但的确是翻身当家做了主人的人民群众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
这样一层层提问的过程,实际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通过这样一个个问号的拉直,使我们的认识逐步接近事物的本质,对党和人民群众在修渠中的关系和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当然,红旗渠所以能修成离不了临省临县的支援。林县打算从山西省漳河取水,报告打上去经地区、省、国家到山西省,虽层层审批,但批文回到林县时间仅过了一周。没有社会主义制度能办到吗?
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人民群众的热情,这是红旗渠能够建成的三大原因,缺一不可。这也是事物的本质。
这样解读红旗渠就不再是单单宣传成绩,宣传好人好事和修渠的过程,而是让人们认识党,认识社会主义制度,认识人民群众。这样课更深刻,起的作用也会更大。
七、注重事物内部的联系
前面讲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实际也是抓深度,是从纵向来体现。抓深度还可以从横向,也就是人和事的联系来抓。
党性教育特别是依托红色资源建立的干部学院培训基地离不开人和事,但讲人一是一般是生平介绍,二是优秀品德,深度不够。能否讲得深一些,针对性更强些?
在恩来干部学院听到的一个小故事给我很大的启发。周总理去世后,夫人邓颖超含泪久久的抚摸着总理办公的写字台。因为按规定,邓颖超是不能无故进入总理办公室的。这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但对我的震撼极大。邓颖超是什么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党的高级干部,又是总理夫人,但是她和总理遵守纪律到了如此地步,自觉程度令人敬佩。
这件事如果只讲一个完整的故事也很精彩,但能不能让这个故事发挥更大的作用呢?
我想起网上曾经出现过的“邓颖超日记”,以邓颖超的第一人称写了很多中央内幕。我曾问过周总理的养女龙铮日记的真伪。她说,总理和邓颖超都长期从事地下工作,严酷的环境使他们不仅严格遵守纪律而且养成了非常严谨的工作生活作风,怎么可能有写日记这样会给敌人留下把柄的习惯呢?
由此想到党内出现的分裂分子和叛徒,以及现在的腐败分子,如罗章龙、张国焘、顾顺章、周永康、徐才原等等。这些叛徒或腐败分子虽然都是信仰出了问题,但最初都是从无视党的纪律开始的,有的是不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有的是生活纪律。我想如果以总理的写字台为切入点结合党章和历史事实,讲共产党的纪律是什么,共产党员为什么要遵守纪律,怎样遵守纪律开发一堂课是不是很有意义。
八、关于主体课的开发
在开发课程中,最主要的是主体课开发。主体课的开发直接关系教学质量,也关系学院的形象。
开发主体课的条件:
1. 本地区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人物);
2. 能回答重大历史问题;
3. 能与现实贯通;
4. 是其他课的纲领。
要开发好主体课,首先要明确指导思想。你开发这一课是为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是为了宣传成绩、宣扬精神,还是树典型、表扬好人好事?现在一些干部学院的主体课其实就是这样设置的。这样的主体课站位不高。能不能从更深、更高的层面来设计主体课呢?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
这应当成为我们设置主体课的指导思想。各干部学院应当结合本地实际,通过“回看走过的路” ,把“从哪儿来、往哪儿去”落到实处。
为什么我主张把“回看走过的路”作为主体课的指导思想?一是依托红色资源建立的干部学院所在地所发生的一切都是革命的组成部分,是我们走过“路”的一个“点”。用这个“点”来反映“路”,比单纯就“点”讲“点”更深刻。
去年9月16日,习总书记到新县考察调研时,在接见红军后代和家属时说,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传承革命精神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要把先辈们的英雄故事讲给大家听,讲给年青一代听,激励人们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奋斗。
作为一名红军后代,我亲耳聆听了他的这段讲话。除了新闻上公开发表的这段讲话外,有一句没有发表的话在对我的启示更大。在讲了发表的那段话后,他说:“你们讲和别人讲不一样。”
为什么我们讲和别人讲不一样,因为我们讲的不是空泛的大道理,而是用事实说话,讲的是真实的故事。一次在某党校讲课,课后一位老师对我说,以前看资料、看文艺作品我是不信的,认为都是编的。今天听你讲的非常真实,我信了。
我认为,习总书记的这些话不仅是对我们红军后代讲的,对干部学院也完全适用。
比如,在建国之前,我们走的是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井冈山、大别山、大巴山等革命根据地都是这段历史的见证。相关干部学院可以用本地的事实讲清“从哪儿来?”、告诉人们中国“为什么要革命?”
再比如,建国以后我们走的是一条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路。大庆、可可托海、红旗渠等干部学院可以用本地的事实讲述为什么要独立自主、艰苦奋斗,又是怎样靠独立自主、艰苦奋斗彻底改变了中国贫穷落后面貌的。
这是干部学院的优势,用好本地的资源,这对参加培训的人来说接地气真实可信,能够入脑入心。
二是用以“回看走过的路”为指导思想的主体课比讲《精神》、《典型》、《成就》等更深刻。如新乡先进群体。这些先进典型非常可敬,他们的奉献精神值得人们学习。但是如果只讲这些先进人物的业绩,只能零零散散记住个人。细细分析先进典型成长就会发现,建国以后党为了农村事业的发展、农民尽快摆脱贫困一直在不停的探索,大的改革就有4次(土改、合作化、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些先进典型正是历次改革中出现的带头人。以这些先进人物为线索,讲党的初心、讲农村的改革、讲党员的责任和使命、讲农村发展的道路和前景比只讲个人的模范事迹会深刻的多。
以上是个人的一点体会,供各学院和老师们参考。
(作者吴铁壁:原《人民铁道》报社总编室首席编辑,现为大别山干部学院特聘教授,北京连合教育咨询中心专家。)
信息来源:中闳教育网
中闳责编:书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