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战略思维的经验与范例,我们有必要对中国共产党人研究战略问题的历史经验作理论的概括和总结,明确战略思维的本质和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着眼全局
这是战略思维的本质和根本要求。战略思维就是人们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进行全局性思维,其实质就在于通过正确处理现实实践活动中各方面、各阶段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最佳的整体效果,即全局的最佳效果。所谓着眼全局,就是把全局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整体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在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上永远保持战略定力。要正确掌握这一战略思维的本质与根本要求,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 对于工作要全局谋划,不可陷入事务主义
古人说,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长远者不足谋一时。目无全局的军人,即使能征得一城一地、几城几地,最终难免全军覆没,如同目无全局的棋手,纵然能谋得一子一目、几子几目,最终也难免满盘皆输。
要重视并善于把大量具体问题上升到原则上去思考,抓住本质和规律。事物的现象无穷无尽,就现象论现象很可能扶东倒西、挂一漏万。把现象上升到本质、规律与原则,情况就会发生根本性变化。面对世界纷繁复杂的问题,邓小平归结为“东西南北”问题,东西关系问题就是和平问题,南北关系问题就是发展问题。四个字就抓住了问题的根本,抓住了全局。“文革”结束后,具体工作千头万绪,怎么抓?邓小平说:“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就抓住了国内工作的全局和根本。
要重视并善于把当前的问题放到过程中去思考,加强前瞻性研究。眼光要看得远一些,不要鼠目寸光,只管当前、不管长远。所谓远见卓识,没有远见,就不会有卓识。
马克思的“两个必然”、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是用历史主义的眼光对于资本主义、中国革命进行思考才形成的远见卓识。事务主义者的特点就是整天陷于具体事务之中,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管当前、不管长远,“日计有余,岁计不足”,而不能从全局上思考问题,这是做不好工作的。总之,我们要高瞻远瞩,开动脑筋,习惯于思考带有全局性的大问题,从而抓住问题的根本与本质。
2. 判断成败得失要以全局利益作标准,不可因小失大
凡事总有利弊,有其利必有其弊,智者在于谋大利而避大害。古人说,“有所得有所失”“有所进有所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小不忍则乱大谋”,等等,讲的都是着眼全局的大智慧。中央苏区反“围剿”时,“左”倾冒险主义者不懂得照顾全局的道理,采取“御敌于国门之外”的策略,反对退却,结果丢了整个中央苏区。毛泽东说:“他们看问题仅从一局部出发,没有能力通观全局,不愿把今天的利益和明天的利益相联结,把部分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联结,捉住一局部一时间的东西死也不放。”
发展经济同样也有进有退,有加法有减法,而不是一味做加法。不淘汰过剩产能和散乱污企业,就谈不上高质量发展。我们追求经济效益,但是我们不能破坏生态、牺牲环境,我们不能以眼前利益损害长远利益、以局部利益伤害整体利益而换取一时的发展。
从事一切工作都要学会算账,不仅要算小账,更要算大账、算长远账。李瑞环同志在天津当市长时谈到对外开放,他主张算三笔账:不但要看别人赚钱不赚钱,还要看自己赚钱不赚钱;不但要看这个项目赚钱不赚钱,还要看整体赚钱不赚钱;不但要看今天赚钱不赚钱,还要看长远赚钱不赚钱。这就是很有战略眼光。因此,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把全局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打仗不能逞一时之勇,做经济工作不能争一时之利,说话不能图一时之快,要深思熟虑对全局是否有利,以此作为判断成败的标准。
3. 在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上要保持战略定力,不可丧失原则
全局利益是实践活动追求的最高价值和最高原则,丢掉了全局就丢掉了一切。局部的不为、退却和放弃等,是实现全局利益的策略和手段,是实现原则性的灵活性。如果离开全局利益、离开原则性去讲灵活性,那就不是灵活性,而是机会主义;不是策略和手段,而异化成了目的,这当然是不允许的。所谓大智若愚并不是愚,而是真正的清醒,是大事不糊涂、小事不纠缠。在大局问题、原则问题上,共产党人必须有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定和清醒。毛泽东评价邓小平时说他“绵里藏针”,评价叶剑英时说他“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说的就是他们有原则性、有战略定力。战略决策不可轻易作出,一旦作出不可轻易言变,更不能朝令夕改。在事关道路、理论、制度等根本问题上,在事关主权、安全、发展等国家核心利益上,在事关党纪国法、大政方针问题上,共产党人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持底线思维,保持战略定力,否则就会犯颠覆性错误。
二、把握重点
全局是由局部组成的,不同的局部在全局中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不同,对于全局的发展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局部,就是重点。因此,总揽全局的时候,不能平均用力,要努力抓住重点。抓住重点就能够抓住全局。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就是没有抓住重点,从而失去了全局。对于领导干部或者管理人员来说,把握重点要注意以下三点。
1. 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
抓住了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就能够抓住事物的战略方向,就能够抓住全局,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对于各个局部平均用力,就会头绪茫然,事倍功半,劳而无功,最终导致全局失败。“文革”十年的错误之所以成为全局性的错误,原因之一就在于没有及时调整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错误地坚持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抓错了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放弃了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最终搞乱了全党,搞乱了全国,犯了战略性以及方向性错误。因此,在当代中国,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这是兴国之要,也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条件。
2. 重大矛盾和战略布局
事物的主要矛盾至关紧要,但主要矛盾不是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唯一矛盾。围绕主要矛盾还存在着一系列事关全局的重大矛盾,它们决定我们工作的战略布局。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给我们提供了这种研究方法的范例。今天我们坚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以及区域发展战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等,都是基于对重大矛盾的认识所作出的战略决策。围绕全国工作大局,各部门、各地区都要研究和处理自己的重大关系(矛盾),如统一战线工作要处理好各个阶层之间的关系、各个民族之间的关系、各种宗教之间的关系、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海内外华侨华人之间的关系,等等;文艺工作要处理好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文艺与群众的关系、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文艺主旋律与多样性的关系、文艺俗与雅的关系,等等。总之,凡全局必有主要矛盾,围绕主要矛盾必有许多重大矛盾,在把握中心的同时,也要抓住重大矛盾,做好战略布局,是总揽全局的一项重要领导艺术。
3. 关键环节和工作的着力点
事物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某项工作某一时期常有某个环节成为制约全局工作的关键环节。抓住这个关键环节,把它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可以有效推动全局的发展。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现代管理学中的“木桶理论”认为,木桶的最大容水量不取决于众多较长木板,而取决于那块最短的木板。不论是支点还是短板,都是讲的全局工作中的关键环节。重视抓关键环节,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也是一项重要的领导艺术。正如毛泽东所说:“一个原则,就是注意于那些有关全局的重要的关键环节。”
三、统筹兼顾
事物的发展是由构成事物的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虽然强调某一要素或局部是事物存在与发展的重点,但是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其他要素或局部在事物存在与发展过程的地位与作用。因此,这就客观上要求我们在把握事物存在与发展的重点要素或局部的同时,对事物存在与发展的所有要素或局部要统筹兼顾。
1. 对各方面工作要统筹兼顾,不可挂一漏万、顾此失彼
毛泽东曾说:“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动作,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党委要抓紧中心工作,又要围绕中心工作而同时开展其他方面工作。我们现在管的方面很多,各地、各军、各部门的工作都要照顾到,不能只注意到一部分问题而把别的丢掉。凡是有问题的地方,都要点一下,这个方法我们一定要学会。”我们讲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就是统筹兼顾,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习近平强调全面深化改革要加强“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等等,就是强调对各方面改革的统筹兼顾。
2. 对人民内部各方面利益要统筹兼顾,不可忽略多数人的利益
处理所有问题都要从对全体人民统筹兼顾这个观点出发,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虽然诸多利益同属于人民内部利益,其根本利益、总体利益、长远利益是一致的,但是人民内部各种利益之间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其利益关系也具有复杂性,所以统筹兼顾也要讲辩证法,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多数人利益和少数人利益、人民的根本的长远利益和眼前的暂时利益、合法利益和非法利益,等等。总之,我们要对人民内部各方面利益要统筹兼顾,既不能忽略某些少数人的利益,更不能忽略大多数人的利益。
3. 统筹兼顾的实质是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既要这样,又要那样”,更不是形式主义的甲乙丙丁开中药铺
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但同时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需要靠思维去把握。比如,农业和工业之间的关系如何统筹兼顾?毛泽东说:“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不仅理清了两者的关系,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总方针。又如,沿海和内地之间的关系如何统筹兼顾?邓小平说,沿海率先发展,到一定时候帮助内地加快发展,这同样就理清了两者的关系,也形成了“两个大局”的发展战略。事物之间的关系多种多样,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有两种关系需要我们经常去思考:一是比例关系,二是顺序关系。比例关系体现着事物的轻重,而顺序关系则体现着事物的先后。概括起来,就是轻重缓急问题。这是事关全局的大问题。我们平常说的经济结构、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投资结构、增长动力机构、收入分配结构等等,都是比例问题,比例优化则全局优化,比例失衡则全局弱化。我们平常说的打仗先打哪里后打哪里,是战略步骤;改革从农村到城市,开放从沿海到内地,也是战略步骤。所有这些都是顺序问题。可见,处理好事情的轻重缓急问题,是战略思维的重要内容。
四、开阔视野
事物作为系统,在其内部存在各种要素之间的联系,在其外部存在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离不开周围环境的影响,我们要想搞好全局工作,就需要有开阔的视野。
1. 要放眼世界
古人说:“不审天下之势,难应天下之务。”办好中国的事情,不仅需要了解中国国情,而且需要审视世界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富有强大生命力,在于它既深深植根于中华大地,又有开阔的世界眼光,勇于并善于吸取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这已为世界和中国实践反复证实。我国经济正在实行从“引进来”到“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转变,只有坚持对外开放,深度融入世界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 要放眼全国
增强大局意识,服从和服务于全国工作大局,自觉在大局下行动,既是一种党性的要求,又是一种战略思维水平的表现。毛泽东说:“只有了解大局的人才能合理而恰当地安置小东西,即使当个排长也应该有个全局的图画,也才有大的发展。”在今天,放眼全国,首要任务就是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落实党中央的战略部署,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全局在胸,我们就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科学指导思想,就能卓有成效地做好本职工作,为全国大局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3. 要放眼一切方面
我们所面对的一切都处于事物的互相联系之中。自然、社会与思维,政治、经济与文化,国家、集体与个人,东部、中部与西部,一产、二产与三产,古今中外,上下左右,没有一种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我们研究其中的任何问题,都要联系到与它相关的事物,把握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毛泽东提出研究党史要运用“古今中外法”,就体现了这种科学态度。
五、照应阶段
以上所说的把握重点、统筹兼顾、开阔视野,都是从系统即空间的角度研究全局,而下面要谈的照应阶段、抓住机遇则是从过程即时间的角度研究全局。首先是要正确处理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之间的关系。
1. 立足现实,不要超越阶段
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客观要求。立足现实,从中国现实国情出发,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思考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否则,脱离实际、超越阶段,就会导致社会发展的严重挫折。在革命时期,把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主张,就是超越了阶段;建国初期,发展生产力“急于求成”、调整生产关系“盲目求纯”,也是超越了阶段。毛泽东解决了革命时期超越阶段的问题,邓小平解决了发展时期超越阶段的问题。在今天,我们必须牢记,尽管我们的国情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我们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还是发展中的大国。这是今天我们考虑问题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我们制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切方针政策的总依据。
2. 放眼长远,不要鼠目寸光
毛泽东曾说:“初战的计划必须是全战役计划的有机的序幕。没有好的全战役的计划,绝不能有真正好的第一仗。这就是说,即使初战打了一个胜仗,若这个仗不但不于全战役有利,反而有害时,则这个仗虽胜也只算败了。……因此在打第一仗之先,必须想到第二、第三、第四以至最后一仗大体上如何打法,……没有全局在胸,是不会真的投下一着好棋子的。”邓小平也曾说:“考虑任何问题都要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大局”,“要总结现在,看到未来”,“回顾过去、着眼未来”。这就要在实践活动中加强预见性。预见什么?一个是事物发展的趋势性,一个是事物发展的阶段性;一个是成败的两种可能性,一个是发展结果的两重性。对事业既要看到光明,又要看到困难。看到光明,增强信心;看到困难,防患于未然。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所作的结论中说:“有一个问题要讲清楚,叫做‘准备吃亏’”,“准备困难”。而且他一口气讲了17条困难,并说:“要把估计放在最困难的基础上”,“在最坏的可能性上建立我们的政策”。“如果我们不准备不设想到这样的困难,那困难一来就不能对付,而有了这种准备就好办了”。毛泽东的这一论述,在当前仍然有重大现实意义。
3. 审时度势,与时俱进
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之间不仅相互区别、相互联系,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化,由此一阶段发展到下一阶段。这就要求我们审时度势,及时提出新的任务、方针、政策、办法,坚定地实行战略转变,否则就会犯右倾保守的错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基本政策是平分土地,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则是减租减息;党的工作重心长期在农村,新中国成立后则转到了城市,凡此都说明不论是革命还是建设,我们必须注意阶段的转变,在理论、政策上与时俱进,这样我们才能引导群众前进,不断夺取新的胜利。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要求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要围绕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去谋划、去奋斗。
六、抓住机遇
什么叫机遇?机遇其实就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可能性。事物发展过程中,必然性决定事物发展的趋势,而偶然性则增加了事物发展的可能性。事物发展的过程中,有时出现快速、加速发展或者是实质性发展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机遇。法国的拿破仑曾经说过,战略就是运用时间和空间的艺术。我是比较重视前者。空间失去了,还可以收回,时间则一去永不回。他认为,在战争中时间的损失无可补救,任何解释都没有用,因为迟误即为失败的主因。他甚至说,最好的士兵不是会打仗而是会走路。他这里强调的是战机的重要性。经商作决策,商机也同样重要。美国著名企业家福特汽车总裁李•艾柯卡也曾说:即使是正确的决策,如果决定迟了,也会是错误的。他对接替他担任福特汽车总裁的菲利普•考德威尔曾说:菲尔,你的问题就出在你上过哈佛大学。你受的教育是,当你没有获得全部事实根据之前,不要采取行动。你即使得到了95%的事实根据,你也还得花6个月的功夫去得到其余的5%。而当你得到l00%的事实根据时,它们已经过时了,因为市场情况变了。可见,艾柯卡强调了商机的重要性。
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们多次丧失过发展的良机。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总是担心打仗,每年总要说一次”。这样就过高地估计了阶级斗争的形势,从而偏离了发展经济的中心任务,丧失了社会发展的良好机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说:“现在的问题是要注意争取时间,该上的要上。大战打不起来,不要怕,不存在什么冒险的问题。”他反复强调:“机会要抓住,决策要及时”,“抓住时机,发展自己”,“我就担心丧失机会。不抓呀,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时间一晃就过去了”。正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才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使中国共产党人抓住了历史的机遇,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快速发展的轨道,通过40年来的改革开放和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2018年1月5日,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这是纵观过去、当下与未来的历史演进,通览国家、政党、民族的沉浮兴衰,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曾有过很多机遇,但是真正抓住机遇、开创盛世的屈指可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经过90多年的奋斗,中华民族才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追寻现代化的前景,从未像今天这样天高地广,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中国、需要中国。中国共产党人应当抓住这个机遇,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信息来源:马克思主义文摘
中闳采编:书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