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凯城老师在11月10日中国管理科学学会领导力专业委员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会作《党的二十大报告与红色管理》的发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虽然没有出现红色管理这一概念,但处处渗透着红色管理思想,包含着丰富的红色管理内容。
根据何在?
总体上看,五年一次的党代会报告主要是总结工作、分析形势、阐述思想,谋划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但无论过去、当下还是未来,中国共产党治党治国治军都有一套完整思路,那就是红色管理。
具体来说,《报告》第二部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提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理解把握上述观点,需要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说起。谈到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人们通常会想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三个组成部分。关于三者关系,毛泽东曾明确提出,“基础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东西没有学通,我们就没有共同的语言,没有共同的方法,扯了许多皮,还扯不清楚。”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如果说唯物论和辩证法,以前的哲学家也曾有所论及,可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世界观方法论的却是马克思。更重要的是,马克思将唯物辩证法运用于社会历史问题研究,创造性提出了唯物史观,使人们对社会历史问题的认识真正形成为一门科学。如恩格斯所说,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是革命导师马克思两个最伟大的发现。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本身包含丰富的内容。毛泽东将其高度概括为一句话:“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就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历史。充分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能够指引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具体事例可参看:林伯渠同志在党的七大开幕式上的致辞。
怎么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之奋斗?这正是红色管理所要回答的问题。红色管理内涵丰富,但概括起来无非是:教育群众组织起来为共同利益而奋斗;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人们的主观世界。
从马克思、恩格斯等革命导师开始,各国共产党人都是遵循这一思路,领导工人阶级解放运动,开展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并且在长期实践斗争中,逐渐形成了治党、治军、治国理政的完整思路,不断开辟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境界新天地,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相比之下,中国共产党人的业绩最为突出。
马克思主义指导各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实践,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反过来不断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如果说红色管理是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开辟出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总体思路,那党的建设、军队建设、治国理政、国企管理则是红色管理在各个领域中的具体运用。它们之间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如图。
有了以上基本理论框架,再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不难发现《报告》处处渗透着红色管理思想,包含着丰富的红色管理内容。
例如,《报告》处处突出党的领导,强调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并非一句套话,需要讲清楚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强调党的领导,二是共产党是如何领导的。我认为,阐述党的领导重要性,不能只讲历史经验,应当从马克思主义的人性理论说起。而明确共产党怎么领导,实际上是讲共产党领导各项事业的基本思路。这些都涉及到红色管理。离开了红色管理,坚持党的领导难免会停留在口号上。具体事例:国有企业改革为什么有必要强调“多一点党的领导,少一点西方管理”。
再如,《报告》再次强调加强党的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说,党的建设是指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政治信仰组织,如何通过加强自身管理,更好地履行其历史使命。而加强党组织的自身管理,同样离不开红色管理的基本框架。具体事例,“5+1+1”的党建总体布局与红色管理框架;《报告》关于党的建设的七项具体任务与红色管理的关系。
又如,《报告》多处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人民,是《报告》中出现最多的词汇之一。为什么?也是因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而宗旨愿景是红色管理的核心。共产党就是人民的党,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的事业。共产党既要为人民,又要靠人民,二者不可分割。红色管理所研究的就是如何实现一切为人民、一切靠人民。
至于《报告》具体条文中的红色管理思想,那就更丰富了。例如,《报告》提出“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什么是红色资源?红色资源既指发源于伟大建党精神的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也包含着一系列科学的领导方法工作方法,即红色管理。二者密切相关,构成一个整体。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不能只讲革命精神,而忽略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管理思想。
再如,《报告》强调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统一。我理解,最根本的是人民当家做主。可人民是一个组织起来的概念,只有通过党的领导,人民群众才能很好地组织起来,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党是人民实现当家做主的依靠。没有党的领导,民众就是一盘散沙。而依法治国,则是强调要将上述思路操作化、制度化、法律化。
又如,《报告》提出要提高各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影响力。这四种力可分别对应红色管理的四个主要模块。再加上民主管理、人才建设、统一战线,基本上囊括了红色管理的主要模块。这些都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领导、全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又如,《报告》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首次提出中华优秀文化的十种理念。这十种理念与红色管理思想高度契合。红色管理恰恰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几代共产党人,继承传统文化的这些精华,同时用马克思主义加以改造,在治党、治军、治国理政的成功实践中形成的共产党人的内圣外王之道。具体事例: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与红色管理。
又如,《报告》明确提出“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可什么是历史主动?为什么要增强历史主动?如何才能争得历史主动?要弄清楚这些问题,不妨重温一下毛泽东同志的战略管理思想:“主动权即是军队的自由权”;“行动自由是军队的命脉,失了这种自由,军队就接近于被打败或被消灭”;“为此缘故,战争的双方,都力争主动,力避被动”;“主动权是要有意识地去争取的东西”,等等。
总之,管理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红色管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在管理领域中的具体应用,涉及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改革发展稳定等方方面面。要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更好地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有必要深入学习红色管理的思想体系。
最后,提几个尚未想清楚的问题,求教于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1、怎样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框架?“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项成就”的内在逻辑关系是什么?
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它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是否有矛盾?
3、怎样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党的自我革命?它与十八大前提出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有何区别?它与“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理论”有何不同?
4、怎样才能将二十大精神讲深讲透,让广大干部群众听得进、记得住、用是上?
(作者系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副会长兼领导力专业委员会主任)
信息来源 | 中闳教育网
中闳采编 | 书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