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位年轻的朋友向我问起成才问题,我当时没说出个所以然来。一方面是觉得“成才”很难界定,如果问什么样才算是成才了呢?是不是很难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界定呢?另一方面是觉得“成才”问题很宽泛,因为当今人类的活动维面太过丰富,如果问如何才能成才呀?一家视野所及显然有限。
问题没说清,便装在了心里。我在思考,到底怎样认识成才问题呢?一个年轻人又如何成才呢?现将我的思考梳理如下,一为回答那位年轻朋友,二为与诸读者君交流。
我认为,所谓成才,首先要弄清的就是什么是人才?其实,人才是个动态的社会标准,是特定社会时段的需求评价。比如,我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对人才的界定是“中专以上毕业”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这个人才标准,就是反映的建国后,在全国大办教育时的一个人才评价标准。当然,这与当时的公有制体制有直接的关系。中专以上毕业,分配到国家和集体的工矿企业或科研机构等,就是技术人员,享受的是干部待遇。这在当时的社会,确实就是人才,一是因为建国时间不长,就全国说刚刚完成文化扫盲,能受到中专教育的是少数。二是这些人员在各行各业的工作实践中,确实发挥着重要的人才作用。而这个人才标准放到现在,显然已完全不适用,不要说是人才,就是打工恐怕也不够用了。
而这里也还存在着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受教育的程度和社会贡献的问题。比如说,有的大学毕业,甚至是硕士博士毕业,一直不工作,或是找不到工作,就是混社会,这显然也不是人才。
现实社会中,确实有这样的人,父辈或是祖辈有钱,有房产出租,他或她,虽然大学或研究生毕业,就是优哉游哉的一个社会闲人,这显然也不是人才,尽管他或她有很多知识。
这样看起来,要说清楚什么是人才,应该就有两个方面,一是受过高等教育,二是任职社会重要工作。当然,这完全不排除,虽然受教育程度不高,但在社会岗位中积累有丰富的经验,做出巨大贡献的实干家,如像一些“大国工匠”们。
这样也就有了一个前提,那就是在社会工作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换句话说,人才必须是具有社会的重要价值。“是为公是,非为公非。”你说,我能炒股赚钱,我能直播赚钱,我还能如何赚钱,我说,你那叫发财能手,但不能说是人才。
诚然,一个人能挣钱,又是正道的,是值得点赞的。你看,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为生活生存受着重累,却难以挣到钱,而你能挣钱又是正道的,当然是应该为你点赞的啦!
诸君,不知我说明白了没?非常欢迎你给予商榷。
那么,一个年轻人如何成才呢?这就是本文题目想说的那“一二三四”,当然,是否有益,就因人而异啦!
“一”,是说要树立一个成才的精神。就是要鼓起一股气,下定一个决心,拼出一个精彩。有什么样的精神,就有什么样的成就。树立有成才的精神,才能有成才的追求。我在研究写作《毛泽东精神》时,对毛主席青少年时期的成才精神留有深刻印象。比如,毛主席在14岁时曾有五言诗《咏指甲花》,其中有句:“渊明爱逸菊,敦颐好青莲。我独爱指甲,取其志更坚。”再如17岁求学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离家时留给父亲的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接着在入学命题诗《咏蛙》中说到:“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读这些诗句,强烈冲击你的,无疑是一个强大的向上的渴望成才的精神世界。19岁时,毛主席以入学考试第一的成绩,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一中学,留下来他最早的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论》,抒发了他的政治新视野。再到后来,毛主席在湖南一师时,就十分明确了要“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大志愿。我们说,这都表明了毛主席青年时便树立的那伟大的成才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毛主席这个操着浓重的乡音且衣着寒酸的青年,向着人类的最高巅峰迈开了坚实的步伐。
人的行为,无不是人的精神催生。所以,要成才,就要首先树立一个成才的精神。这是根本,这是动源。
“二”,是说要有两个自我。即自我设计、自我浇灌。我认为,树立了成才的精神,这只是基础,接下来就是要完成自我设计和自我浇灌。
自我设计,就是要有成才的规划。成才,确切的说,它是一个过程。而一个过程,就有阶段和目标。那么,设计要解决的事情,就是要给自己大体划一个时间段,对这个时间段的目标作出安排。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保证自己不游离方向,阶梯式的递进上升。
自我设计没有模式,但是要讲究条件。我认为成才是有条件的,完全不具备的条件,是不易达成目的的。比如,你就1.5米的个子,非要把自己设计成跳高冠军,这肯定多少有点开玩笑。因此,自我设计要考虑自我的诸多条件,使得自我设计建立在主客观条件允许的基础上。
对于阶段目标的设计,基本的原则应是:“跳一跳,够得到。”不能是唾手可得,也不能是憋死牛。前者对成长没意义,后者对成长是打劫。
自我浇灌,就是要主动的去落实。规划做了,不能束之高阁,必须要坚实地动起来。成才是成长的过程,需要浇灌。从人才成长的实例看,自我的浇灌非常重要。自我浇灌是内动力,是一切人才成长的催化剂。
还以毛主席为例来研究。我们看到,毛老爹要把毛主席培养成能算的账能写的契约文书的家庭接班人,而毛主席立志要出乡关,所以找来亲友说情,才如愿东山高小,而如此不易得来的机会,可毛主席在东山只读了半年就退学了,接着就又挑着行李去了更远的省城长沙,以榜首的成绩考入省立第一中学,这要在一般人说来,也可谓“金榜题名”,那就安心地读书吧,可是毛主席在这里也只读了半年,然后就又退学,开始了自学,时间也是半年。这么多半年半年的转换,表明的正是毛主席的自我设计和自我浇灌,尤其是半年的自学,毛主席后来回忆说,图书馆一开门,他第一个进去,中午吃一点带去的干粮,下午接着看书,直到闭馆才出来,就像牛进了菜园,吃个不停。这可谓是典型的自我浇灌。
我想,有志成才的年轻的朋友,可以读一读研究毛主席这一时期的相关书籍,从中感悟他的自我设计和自我浇灌,想必是大为裨益的。
再说一个例子。20多年前,一名后勤部队的志愿兵,是个驾驶员,给领导开车。那时部队刚开始有网络,机关上课、汇报等也才开始使用多媒体,所以,熟练网络和多媒体制作的人才,是稀缺资源,很多部队都是花钱请人,但有时未免是远水不解近渴。这名志愿兵,决心成为这方面的人才,他把送领导开会、下部队检查工作等一切工余时间,充分用起来自学,同时自费参加地方培训课程,并不断地刻苦实践,终于成为了部队离不开的“编外参谋”人才。
这个普通志愿兵的成才,我想对很多处于想成才又茫然的年轻朋友,不失为可参照的案例。
“三”,是说要做到三个克服。即痛苦的克服、瓶颈的克服和悲观的克服。可以说,无论哪一行哪一业,要想成为其中的人才,是非要付出巨大努力的。
这个巨大的努力,涉及到的具体细节,是不可言状和尽数的,但其中要面对的痛苦、瓶颈和悲观,是共有的和无时不在的。因此,凡有志成才的年轻朋友,必须要做到这三个克服。唯此方能到达成才的彼岸!
成才的痛苦,是说为成才所付出的艰辛的脑力和体力劳动,是一个超常的消耗,这在心理和体力上的感受是痛苦的。而清楚的是,要想成才,就必须要超常付出,否则,就不可能超常超凡成为人才。这就是那句大家都知道的老话:“吃得苦中苦,方得甜中甜,”这也就是要能克服痛苦,而且克服的这个苦,还不是一般的,是苦中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破万卷,才能如有神。破万卷,就要耐住寂寞,就要悬梁刺股。这般苦吃下去了,普识和新知自然获得了,写起文章来也就如有神助。有些年轻的朋友,写作总不能长进,我想个中原因一定与苦读不够有关。苦读不一定就能写好文章,因为还有写作实践与能力转换等因素。但能写好文章的,一定是付出了苦读的。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这是说苦练的。三九严寒刺骨,三伏酷暑难挡,而要使技能、武功和艺术达到一个高度,就必须要突破恶劣环境条件的影响,这也就必须克服苦练的痛苦。我们看到的军队上的“兵王”,各行各业的尖子,各类技术岗位的能手,无一不是克服了苦练的痛苦获得的。
所以,成才就必须克服成才的痛苦,做到“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
成才的瓶颈,是说成才的过程中遇到的疲劳期。这个疲劳期,你的学习和训练,会出现暂时的停滞不前,甚至会感到一时的倒退。我没学过心理学和生理学,不知专业上有何种解释。但这种现象,在多数人成才的过程中是存在的。
记忆中,在军区军种机关工作时,因为文案工作需要,曾狠学过关于写作的书籍,算一下至少有20本书之多,这些书,后来有的送人了,有的因工作调动扔掉了,至今也还保留着一些,如《写作通论》、《文章与逻辑》、《谈新闻与写作》等。在学习写作时,就有过上述疲劳期的过程。一开始,劲头很足,写的东西自己也还满意,但写着写着就觉得写不动了,写不出新的东西来了,写出来的东西自己看看,都感觉不行,不免灰心泄气。这种现象,我曾与一堪称文章大家的朋友坦露过,他告诉我,他也有过这样的过程,他说,这是攀登的疲劳期,坚持过去就好了。我听了他的话,坚持了,最终有了收获。
小时候在老家跟人参与过练拳脚,师傅说过,学会套路不难,但要把套路炼精,练出水平,是不容易的,要能吃苦,还要能坚持住。坚持住,现在想来,就是要能克服这个疲劳期。在现实交往中,我有不少练书法的战友和朋友,也听他们讲过类似的感受。也还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渭南出差,去爬华山的经历,开始爬时是高兴,一小时后是疲劳,所以那里有一回心石,告诉你接下来要“过关”了,不想过的,回心是安,而要想登顶领略那无限风光的,就要承受接下来的艰难与疲劳,但坚持不回心的,过了疲劳关,两小时后便是兴奋,三小时后已是情不自禁了。
这说明,无论在什么行什么业,要想达到一个成才的高度,不是在这方面,就是在那方面,总会遇到向上过程中的瓶颈。这个瓶颈,是向上发展中的临界点,过了界便是心中的理想。所以,想成才的年轻的朋友,一定要有克服瓶颈的勇气。
成才的悲观,是说成才过程中遇到瓶颈而产生的悲观心理。如前所述,疲劳期是向上攀登的瓶颈,会出现的最大问题就是“作业”的停滞不前,“成绩”不动了,或提升的很慢。这时,心理的第一反应,就是悲观。“唉!我不是那块料,放弃吧!”这很要命,真的很要命。
我想到,社会上之所以真正的人才不多,可能就是与面对瓶颈而产生的悲观心理有直接关联。想想,哪个年轻人没有过成才的憧憬呢?而为什么真正成才的却又不是很多呢?个中的原因,无非是遇到瓶颈后,灰心丧气,悲观了,放弃了。
如果说一点认识,想告诉年轻朋友的是,这是成才中的干扰项,是一种假象,是成才前的黑暗,曙光就在后面。
去克服这个不必要的悲观吧!记住伟人说的话,“往往有这种情形,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再坚持一下,胜利就是你!
“四”,是说要用好四个途径。即读书途径、实践途径、求教途径和榜样途径。说成才的途径,我想无非这四条。但这四条途径,要用好,能起作用,却又是大有讲究的。
读书一途,是最便捷、最经济、最有效的。少受条件限制,只要挤时间读,随时随地,至于书,或买、或借、或抄、或下载,无须多少钱,但读书是获得知识的首要途径,而知识又是成才的基础因素。所以,读书就是成才的第一途径。看看历史和现实,但凡成才的人物,无一不是读书借力者。
那么,在读书上有什么技巧吗?回答是肯定的。比如,书的选择,就有优劣之分。书选好了,知识的取舍就有了保证。那么,如何选书呢?我认为,应紧紧围绕自我设计的阶段目标,去选择那些经典的、权威的、与时的书,而不应不加取舍,多多益善。书多且乱,一来占耗了宝贵的时间,二来收效甚微,个别劣等的书还有可能误导。再如,读书方法,亦有科学与否。死读书,读死书,是肯定不行的。不动笔,没系统,不归纳,也是不行的。关于读书的方法,名人大家都不乏心得,建议可效仿之。我在《毛泽东精神》一书中,对毛主席的读书有过集中阐述,有兴趣的可以看看,绝对是开眼界的。
实践一途,对于成才是非常重要的。无数的实例告诉我们,纸上得来终觉浅。所以,要真想成才,就必须重视实践。中国古来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说法,这两句话放在一起,就是告诉我们,既要读书,又要实践,就是要“知行合一”。
不过,在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是不讲实践的,尤其是宋代以后,更是形成了很坏的恶习,以至于出现了这样的情形,“中国历来有着世界上最庞大的读书人阶层,中国上层精英的根本问题不是不学习,而是理论脱离实际,生活脱离群众。”所以,以至于中国社会“知识流于空说而不能实行,”致中国腐败而懦弱。因此,要理解知行合一,要认识实践对于成才的重要性,最需要记住的话,就是毛主席说的,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这是一个很经典的阐述,因为,读书学习的目的是应用,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是要成为对于社会有价值的人才。
实践出真知,实践增才干。对于立志成才的年轻朋友,一定要扎扎实实立足于本领域实践,这是不应动摇与模糊的。那么,又是读书,又是实践,二者的关系应如何处理呢?毛主席曾说过这样的话:革命战争是民众的事,常常不是先学好了再干,而是干起来再学习,干就是学习。由此说开来,我们的成才奋斗,也不应是先集中的大量的读书,然后再集中地专门的实践。而应边学习边实践,边实践边学习,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尤其是技能型的专业人才,更应是干中学,学中干。
求教一途,说的是与名家大师的交流。这种交流,有别于拜师学艺。拜师学艺,是拜于师门。而求教名家大师,是在成才过程中的见学见教,化疑解难。换句话说,就是请高人点拨。
高人,我们可以理解为已经成才的人。这些人,之所以成为高人,是因为他们在成才的过程中,突破了一个个瓶颈,有着成功的经验和切实的体会。向他们求教,可以起到点石成金的效果。从成才效益看,这远比自己闷下来向书求教和自己苦苦钻研来的快,而且可能还有连锁的收获与长进。古语讲的,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也是讲的这层道理。
求教一途是广泛的,既有传统的登门造访,又有高技术的互联网多媒体的线上相助,还望年轻的朋友多法并用。
榜样一途,就是给自己树立榜样。树立榜样有什么作用呢?简要说,他能给你定力,给你力量,给你鼓舞。我的体会,这很有效。
怎么给自己树立榜样呢?就是给自己找出一个效仿的人,把他作为自己的粉丝。我们看到,基辛格、普京,还有很多的外国领导人,把毛主席作为自己的粉丝,我想他们是悟到了真谛。毛主席领导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在波诡云谲的国内国际形势下,在科技极端落后和几乎零资本的条件下,以弱胜强,以劣胜优,化险为夷,节节胜利,创造了一个个世界奇迹,他的思想,他的精神,他的意志,他的智慧,他的魅力,他的做法,他的经验,足以膜拜为用,至高之上。
立志成才的年轻朋友,我建议,要根据自己的设计,在不同的阶段找到自己的榜样,以榜样来鞭策自己,给自己注入成才的力量。
途径就是方法。显然,成才是有方法的。但成才的方法,定是因人而异的。这就是:成才有法,但无定法。衷心希望年轻的朋友,结合自己的成才实际,借鉴他法,探索自法,早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我啰嗦了“一二三四”,搞出了几千字,但并不能证明我说明白了成才问题,也希望你的见教。
(作者刘振起:《毛泽东精神》作者,原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红色管理研究所专家。本文经作者授权在中闳教育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信息来源:中闳教育网
中闳责编:书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