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总体上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是彰显党的性质和宗旨,体现人民和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先进文化。它体现在理想信仰、价值追求、精神风貌等层面,融注于物质遗存、机制行为和文化艺术形态当中。红色文化像血液一样流淌在中国共产党人身上,成为具有中国共产党人鲜明政治标识的红色基因。

第一,红色文化承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红色文化内容丰富多彩,表现方式多种多样,但其倡导者、创造者和实践者,都是走在时代前列的人。红色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根本主题,是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即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正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初心和使命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性质所在。红色文化是承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延续和发展到今天的。

第二,红色文化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品格。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在历史活动中,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注重理论的指导作用,同时强调把先进的理论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最重要的思想品格。红色文化是在理论与实际的互动中被创造出来的,因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思想品格。诸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实事求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等等。这既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标识和党性要求,也使反映这些内容的红色文化拥有思想和真理的影响力量。

第三,红色文化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气质。毛泽东同志说过一句名言,“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但人们往往忽略这句话的下半句,“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就是由这里头出来的”。中国共产党甫一出世,便自觉把党的精神和党员个体精神联系起来铸造建设,并贴近实践和时代需要来培育和塑造,从而形成中国共产党人特殊的精神气质和优良传统。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气质的外延成果和彰显载体。诸如不畏艰险、永远奋斗、追求真理、勇于牺牲、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勇于担当、求真务实、革命的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等精神气质,以及《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样一些直接阐述中国共产党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经典文献,既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理想和价值追求,也使反映这些内容的红色文化拥有人格和道德的感染力量。

第四,红色文化反映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本色。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思想品格、精神气质,从来不是抽象的存在,也从来不只是在理论口号上彰显它的光彩。它们总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始终在实践中突现它的价值。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特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实践的反映,并随实践的变化而发展。中国共产党从弱小到强大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拥有凝聚力和感召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它总像那位挖山不止的“愚公”,自己带头干,用行动而不是口号去“感动上帝”,从而使人民大众“甘心情愿”和中国共产党人一起来挖掉各种各样的“大山”。中国共产党人这种代表时代前进方向的社会实践,孕育和发展了红色文化,从而使红色文化每到重大历史关头,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不仅成为中国共产党人鲜明政治标识和文化旨趣所在,也融合了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成为具有实践引导力和精神感召力的先进文化。

总之,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红色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就、文化建设新成果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

(作者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

文章来源:《党建》2019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