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元日》。这首诗描写了春节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揭示出新陈代谢的历史发展规律。
春节,又称中国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是全球最大的节日之一,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节日。
从汉语词义看,“春节”这个名词由“春”和“节”两部分组成。“春”代表的是春天,象征着一年的开始,生机勃勃,万物复苏。“节”则意味着节日,即特定的、有重要意义的日子,人们会进行特殊的庆祝活动。因此,“春节”是庆祝春天到来的节日。这反映了春节在中国人心中的重要地位,它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节日,更是一个象征着新生、希望和团圆的特殊时刻。
从自然气候看,“春节”是从农历新年的开始,且这个时节正值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之际,因此人们将其命名为“春节”,以此来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以及大自然的重生和更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时间和自然的敬畏与尊重。
春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年节习俗。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在古代,人们会在新年春天之际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表达对大自然和祖先的敬仰,对未来的祈愿。甲骨文中的“年”字,是人背禾的象形字,指收成。《说文解字》中称:“年,谷熟也。”在农作物丰收之后,人们要举行庆祝活动,祭祀神灵、感谢赐予,并祈求来年丰收。除了祭祀活动,春节还与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紧密相连。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只叫做“年”的怪兽每年此时会出来吓唬人们。后来人们发现,“年”怪兽害怕红色和噪音。于是人们开始在门口挂上红色的对联,放鞭炮敲锣打鼓,成功将“年”怪兽赶走。这就是春节放花炮、贴对联的由来。表达了人们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
在古代,农业为立国基础,丰收是王朝大事。据史书记载:立春日,周朝天子穿着青色的衣服,乘青色的车马,率领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郊迎春。然后在本月选择一个吉利日,举行郊祀祭天,祈谷于上帝。还选择一吉利日,举行农耕仪式。这就是史书上常说的“躬耕帝籍”,即周王亲自到祭田劳动,兼之为本年农事丰收祈祷。这种正月立春后,郊祀祈求丰年的仪式不断发展,成为历代王朝的政治大事和遵循的新年典礼。为了郊外祭祀的方便,帝王还要修筑郊天的圜丘。当时,春节虽然还没有作为正式名称出现,但其岁时年节的意义已经形成,人们将春节所在的岁末年初作为具有特殊神性意义的时段,通过虔诚的祭仪,实现与天地万物的沟通与交流。以正月初一为新年是从汉代开始的。汉武帝太初元年正式确定以夏历正月为岁首,此后晋、隋、唐、元、明、清等朝代,经千年历法虽不断修正变化,但正月岁首时间没有改变;大年的名称屡有变化,但大年节的习俗模式依然传承。《史记·天官书》中说:“正月旦,王者岁首。”新年时间从正月初一开始,官方必须举行盛大朝会,民间则要清洁环境,祭祀祖先,拜贺宗亲乡党。
“春节”这一概念,是在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民国之后逐渐被提起。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正式通电各省,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袁世凯当大总统后,继续推行新历。这样在中国就出现了两种历法体系,一种是官方推行的西洋阳历体系,作为公共行政、执法、国际交往的时间标准;一种是传统社会的阴阳合历体系,人们习惯沿用,服务于农时与日常社会生活。在民国初年,政府虽然强力推行新的历法,但也考虑到民众生活的需要,采取了调和折中的方式。1914年1月,北京政府内务部在致袁世凯的呈文中提出:拟请定阴历(农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袁世凯批准了该呈文。由此,传统农历新年岁首在官方意义上正式被易名为“春节”,传统的元旦、新年名称被安置在公历1月1日的头上。而一般百姓并不理会公历元旦,仍将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新年。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1949年9月27日作出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会议通过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其中分别规定了春节和元旦等法定假日的放假日期。春节作为农历新年的名称更广泛地在全国使用,于是一年之中出现了两个新年:公历新年元旦和农历新年春节。但广大人民群众看重的是春节。
随着历史的发展,春节成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形成了相对固定的风俗习惯,
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信仰、愿望和文化,展示了人们祈福攘灾、饮食和娱乐活动。这些传统风俗有:
——买年货。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贴的(年红)、送的(拜年)礼物等等,统名曰之“年货”,而把采购年货的过程称之为“办年货”。民间谚语称“腊月二十六 ,割年肉”,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将“割年肉”放入年谣,是因为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
——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扩大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灶神信仰是中国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
——扫尘。民谚称“二十四,扫房子”。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年前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扫尘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以祈来年清新。
——贴年红。腊月二十八、二十九或三十日家家户户“贴年红”(即春联、门神、年画、福字、横批、窗花等的统称,因这些是过年时贴的红色喜庆元素,所以统称为“年红”)。增添喜庆的节日气氛,并寄予着人们对新年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年夜饭。又称团年饭,是岁末除夕的阖家聚餐。吃团年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由于南北各地不同,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寓意团圆),南方习惯十大菜席(寓意十全十美)。这与地理气候有关,春节期间,北方还处于万物闭藏的寒冬,选用的食材不多。而南方地区,蔬果等食材丰富,饮食会多样一些。
——守岁。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曰“燃灯照岁”或“点岁火”,所有房子都点上灯烛,还要专门在床底点灯烛,遍燃灯烛,谓之“照虚耗”,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迎接新岁到来。据说如此照过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
——压岁钱。在新年倒计时由长辈派发给晚辈,表示压祟,包含着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之情和真切祝福;另一种就是晚辈给老人的,这个压岁钱的“岁”指的是年岁,意在期盼老人长寿。
——拜岁。在岁首早上迎新岁,拜祭“岁神”。岁以六十甲子的干支纪年法为运转周期,共六十位,每年有一位岁神当值,在当年当值的太岁谓之“值年太岁”,是一岁之主宰,掌管当年人间的吉凶祸福。在新年初一辞旧迎新之际,迎新岁、拜祭岁神、接福。
——拜年。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新年好等话。拜年的意义所在是亲朋好友之间走访联络感情、互贺新年,表达对亲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烧炮竹。亦称“爆仗”、“爆竹”、“炮仗”、“鞭炮”。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烧炮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烧炮竹的原始目的是迎神与驱邪。后来以其强烈的喜庆色彩发展为辞旧迎新的象征符号。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游神。是指人们在新年期间,到神庙里将行身神像请进神轿里,然后抬出庙宇游境,接受民众的香火膜拜,寓意神明降落民间,巡视乡里,保佑合境平安。主旨是酬神、消灾、祈福等。游神沿途伴随有锣鼓、唢呐、神偶、舞狮、舞龙、飘色、标旗、游灯、八音、杂技及乐队演奏等丰富多彩表演。
——庙会。涵盖木偶荟萃、中华绝活、武林大会、元宵灯会等主题活动,包含了祈福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商贸休闲文化等丰富的内容。
——生旺火。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在院子里点燃火把,火堆,民间称为“生旺火”、或“点发宝柴”。现代民间生旺火常常是点燃禾杆堆或炮纸堆,火势越旺越好,象征燎去旧灾晦,迎来新气象。
——元宵灯会。正月十五月亮圆,人们吃元宵、赏明月、放烟花,观花灯、猜灯谜,为祈求风调雨顺、家庭美满和天下太平。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古代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
中国是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国家,各地方各民族过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春节的习俗内容带有浓郁的各民族各地域特色。但是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阖家团圆、辞旧迎新”,这是中华民族的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示。
现在,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社会变化,春节的内容和形式随之变化,传承了优秀的传统习俗,注入了时代的新风尚。
——团圆。“落叶归根”是中国人骨髓里的精神。“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家庭成员无论身在何处,哪怕千山万水,只要有可能,每个人都会回家过年,与家人团聚吃年饭拉家常,共享天伦之乐。哪怕是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回家,也会向家中的父母亲人说明原因,人没回去,但心早已与家人在一起。有位外国网友问中国的朋友:为什么风雪下这么大,还要回家过年呢?中国朋友回答:因为我们在家待7天,父母却要盼上一整年。因为那里有我们的乡愁,父母的牵挂,孩子的期盼。为什么要回老家过年?因为地里埋着我们的祖先,路上埋着我们的童年。那是祖宗灵魂缠绕的地方,也是自己未来落叶归根的地方。他乡纵有当头月,不及家乡一盏灯。我们过的不仅仅是年,更是团圆。
——拜年。人们互相拜年,送上祝福。祭祀祖先和逝去的亲人;向长辈拜年,给晚辈发红包;走亲串友,互相拜年,相隔较远、身体不便的就打电话、发短信祝福;一些单位召开茶花会、团拜会;一些单位的领导、一些社会公益组织,慰问基层群众和生活困难的人们,带上钱和物品,送去组织的关爱和社会的温暖。增进了家族的情亲,同事朋友的友情,民族的凝聚力。
——欢庆。贴春联、挂灯笼、剪窗花、放鞭炮、舞龙狮、划悍船、扭秧歌、逛庙会、看花灯,演大戏……这些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赋予了新的元素。有些地方禁止放鞭炮,人们制作了电子鞭炮替代。哈尔滨的冰雕灯光展、湛江的军舰影像秀等各地用高科技制作的千姿百态、美轮美奂的雕塑灯光;从国家大剧院到各地的影剧场上演精彩纷呈的戏剧、电影;从中央广播电视台、各省市广播电视台、到社区乡村举办各具特色的春节晚会。这些活动,展现了神州大地喜乐红火的景象。
——旅游。一些家人亲友结伴,自驾车、坐高铁、乘飞机,到祖国的东西南北,到世界的各州大洋,游览神州的美丽山河,领略异国的风土人情,增进了与世界人民的友谊。
为了亿万人民过好春节,人民解放军在万里边防海疆站岗放哨,武警、公安、消防在岗位执勤,公汽、铁路、飞机、轮船、水电、燃气、医院等工作人员忠于职守,小店、商场的业主,快递的小哥大姐,为群众提供生活保障,环卫工人的清扫,文艺工作者的演出,新闻工作者的报道……他们的奉献给祖国带来了和平,社会带来了安宁,让老百姓享受到春节温暖的阳光。
春节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从古代的“丝绸之路”,到现代的“一带一路”,春节走遍了世界。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将近20个国家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约有1/5的人口以不同的形式庆祝农历新年。东南亚一些国家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在春节期间实行公共假期。美国、欧洲、澳洲、日本等国家的华社,都会举办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春节民俗活动已经走进近20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性的文化盛事,给各国人民带去了欢乐的体验,中国春节已然成为世界性的节日符号。一些国家政要、国际机构领导人在农历新年发表祝词,已成为春节期间的“固定节目”。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推动了春节文化的广泛传播,促进了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
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蕴涵着爱家、爱国、爱民,和平、和睦、和谐,创新等理念和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价值观。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强大动力。
春节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纽带,是展示中华民族优秀精神的平台,是连接世界文明的桥梁。
2024年2月10日是甲辰龙年春节。我们拥抱春节,阖家团圆、辞旧迎新。我们祝福龙年,祖国龙腾虎跃,人民幸福安康,世界和平吉祥。
(作者系军队退休干部,中国管理科学学会领导力专业委员会专家)
信息来源 | 中闳教育网
中闳采编 | 书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