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题相融,共襄盛举,“中国式现代化培训新实践”,“推动中国特色管理科学体系建设”新步伐
2023年4月20日,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培训》杂志社主办的2023中国企业培训与发展年会暨教育培训博览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会议中心盛大开幕。本届大会以“中国式现代化培训新实践”为主题,4000多名教育培训专业人士齐聚一堂。
为了推动中国特色管理科学体系建设,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培训》杂志社特邀请“红色管理百城行动”走进南京,并联合“中国管理科学学会领导力专业委员会、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中国社科教育培训中心、红谷融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了“红色管理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本论坛也是唯一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培训》杂志社作为牵头机构主办的分论坛,在13场主题论坛中被列在首位。早在今年3月23日《培训》杂志主编朱伟正先生就与中国培训界20年以上的“老将”相聚北京,共议中国式现代化培训与红色管理发展趋势,共商论坛合作事宜。4月20日《培训》杂志副主编顾邦友先生又亲临论坛现场致辞并参加了其中活动。

李凯城老师在培训年会主会场做《“红埔”之迷——抗大是怎样培养管理人才的》的演讲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领导力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凯城老师;中国管理科学学会领导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耿雁生老师;中国管理科学学会领导力专委会专家、红色管理专家周万亮老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红色管理专家周增明老师;中国管理科学学会领导力专业委员会专家、管理学博士熊向清老师;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智慧产业创新发展工作委员会会长、光明世界阅读行动执行会长、红色管理进百城行动总策划陈明亮老师;战友集团董事长吴妙茹女士;中红培集团总裁周欣先生;云南大师会创始人廖维强先生以及由200多位有意愿推动红色管理创新发展的专家学者、培训机构、企业家代表参加活动。
为期一天的高峰论坛,内容丰富,气氛热烈,围绕推动红色管理创新发展,建立中国特色管理科学体系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分享和探讨。论坛既有主题演讲,又有主旨演讲,还有活动发布、产品介绍、圆桌对话,半天多的时间里面,有十多场的活动,近30位专家学者登台,紧凑高效,信息量非常大,吸引了各界人士,大部分时间内200多个位置座无虚席。一位与会者日后在微信群中说到:通了,全通了!有了您们系统的红色理论的支持,进一步佐证了中华民族已经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告天下人书”的条件,“天时地利人和”红色管理已然到了登场的时候。
二、沧桑正道,初心如磐,“红色管理进百城”响起新的进军号
现象之一:西方管理越讲越像毛泽东,而“红色管理”在中国却登不上大雅之堂。改革开放以来,国人向西方学管理存在明显的“跟风”现象:在国外引起轰动的一些管理理念、工具,几乎第一时间即被引进,媒体大加推崇,管理者竞相“埋单”,很快风靡全国,洛阳纸贵。不过没过多久,就被更新的、更时髦的所取代。管理“热点”像走马灯式的一个接一个,各领风骚三五年。一路“跟风”学下来,许多管理者发现,西方有些管理理论初学时确实给人启示,使用后也能收到一些成效。可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时间久了却发现,好像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随着时代的变化,西方管理学最前沿的理论,最时髦的观点,与“红色管理”越来越相似,换句话说,西方管理学在有些方面越讲越像毛泽东。然而,管理学界这些新的变化似乎并没有吹进“象牙塔”,在我们大学的管理学讲堂里依然是“西风”劲吹,高等院校的工商管理、行政管理专业还是西方理论的一统天下,党校及干部教育系统讲管理,也几乎还是清一色的“舶来品”,红色管理很难登上大雅之堂。
现象之二:红色词汇众多,但在官方的红色谱系里唯缺“红色管理”。党的十八大以来,红色文化在中华大地迅速升温,红色基因、红色传统、红色教育等“红色”词汇经常出现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里。同时红色旅游、红色影视、红色戏曲、红色家书等红色基调的文化产品,吸引着社会大众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在这个成员众多的红色谱系里却找不到被官方和社会普遍认知和认可的“红色管理”。在一些官员的意识里“谈红色变”,把红色管理与“极左”等同,一些人身为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却否认我们党有自己的管理思想和管理体系。
2020年12月26日,由中闳教育联盟、中国管理科学学会、人民日报社新闻信息中心、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国企》杂志社、北京中和黄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发起的“红色管理进百城”活动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15层正式举行了启动发布会。
国家公务员局原副部长级副局长、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杨春光理事长;人民日报社新闻信息中心张巨龙主任;红色管理奠基人、红色研究所所长李凯城老师,原国防部新闻事务局局长、红色管理研究所副所长耿雁生老师;《国企》杂志社副总经理初福君先生;红色管理百城行动总策划、北京中和黄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明亮先生等联合发起单位代表出席发布会。

2020年12月26日“红色管理进百城”活动启动发布会
首批“红色管理进百城学术论坛”智库专家及2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府机关领导,商协会会长、秘书长,企业家代表来到发布会现场,共同见证“红色管理进百城行动”的启动仪式。
这次活动的深刻意义在于:鲜明地树起了红色管理的旗帜,吹响了红色管理的进军号。“红色管理进百城”活动总策划、启动仪式主持人陈明亮先生说:计划10年联合做三件事情:在100个城市举行百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从管理角度解读中国共产党百年成长智慧》的学术论坛;采访中国各地企业家,从企业管理角度制作分享百集《中国共产党百年成长智慧》的访谈纪录片;邀请百位红色管理专家导师,通过“人民智谷直播间”分享不同主题的“红色管理智慧课程”。

“红色管理进百城”活动总策划陈明亮先生在2023年4月20日“红色管理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介绍“10年300计划”
2023年4月20日“红色管理进百城”活动迈出新步伐。南京这座具有悠久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和近现代革命文化历史的名城成为后新冠疫情时代“红色管理进百城”活动的第一站,在这里又一次吹响了新时代红色管理的进军号角。
三、党史汲智,建树理论,红色管理学科体系建设初露曙光
我们研究红色管理,推动红色管理,那么究竟什么是红色管理?

李凯城老师的著作《红色管理》
在红色管理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有一位精神矍铄,活力四射的七旬老人,他在论坛多个环节上都是主角,人们都争着和他合影探讨问题。他就是红色管理的奠基人李凯城老师。李凯城老师为红色管理下的定义是:
"红色管理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几代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治党、治军、治国理政的成功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简言之,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管理之道。"
这个定义浸透着李凯城老师几十年的心血。作为一个从人民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里成长起来的理论工作者,作为一名退休之后潜身于管理科学研究之中的“大家”,他全然接受红色管理这一概念是很自然的。但他深知这不是一个一般概念,而是要面对整个西方管理学挑战,适应建立中国特色管理学体系需要的全新概念,必须以科学严谨的精神来定义它,才能保持正确的研究方向和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那么这个定义是否能够回答时代之问和经得住时代的检验呢?

李凯城老师在论坛上做《以中国共产党的管理思想为主,创建中国管理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主题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管理思想在中国管理界占据支配地位,引发中国有没有管理思想的争论。这一定义鲜明指出了红色管理即中国共产党的管理之道,彻底打消了人们关于“中国有没有自己的管理思想”的疑问。
——曾经有段时间历史虚无主义甚嚣尘上,根据个人好恶唯心主义评价中国共产党领袖作用的思潮盛行,把党领导的不同时期相互否定。这一定义科学界定了红色管理创造者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既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及其思想在红色管理中的首创作用,又把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涵盖其中,体现了红色管理是中国革命、建设全过程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这一定义完全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的“两个结合”的思想。强调了红色管理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阐明了红色管理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马克思主义是红色管理的重要来源;同时也充分肯定了红色管理是植根于中国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土壤的管理思想,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
——管理学不是在书房里、大学课堂里产生的,管理学也不仅仅是管理学家创造的,管理学并不等于几本管理学著作,究其本质管理学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红色管理尤为如此。这一定义突出了红色管理的实践性,明确指出红色管理是“在治党、治军、治国理政的成功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明白地告诉人们红色管理不是高高在上的玄学,而全然是在党领导人民革命和建设中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章法,这使得红色管理的推广运用有了深厚的实践和群众基础。

2023南京红色管理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会场
总之,这一定义明确了红色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管理科学体系,对打破西方管理学一统天下的局面,引导人们走出左或右的认识误区,从管理学意义上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推动和规范红色管理研究和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然而,一个管理理论的建立绝不是只有一个定义就行了,他还必须有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李凯城老师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世界观、方法论为基础,以宗旨愿景为中心,把发展道路、思想管理、组织建设、干部队伍、作风纪律、民主管理、内部团结、统一战线作为支撑,建立起了红管理学术体系模型。
一个学科体系的成功建立要想得到国内外专家的认可至少应当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能够弥补原有体系的重大缺陷;二是能够适应未来管理的发展需要;三是必须以实际取得的成功经验为基础。凯城老师的“十块论”模型完全具备了这些要求:
——这套管理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人性分析为基石,涵盖了中国共产党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完全符合理论体系构建的学术要求——概念清晰,逻辑严谨、系统完整,完全符合时代潮流,值得所有管理者高度重视。
——这套管理思想有足够的理论和经验支撑,每一部分都可以深化、细化,扩展成专门的管理系统。由于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这些管理思想容易为国人理解和运用。
——这套管理思想突出了“以人为本”,紧紧围绕如何管人而展开,与“管物见长”的西方管理学既有明显区别,又可充分互补。迎接即将到来的管理变革,关键在人。管理变革应当为了人,变革过程必须依靠人。抓住了对人的因素的再认识、再调整,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把握管理变革的大方向和主动权。
——这套管理思想适应信息技术革命的要求,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确实给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如何认识和应对,已成为摆在各行各业、各级各类管理者面前的严峻考验。“乱花渐欲迷人眼”,面对挑战,不少管理者十分焦虑,盲目跟风。作为管理者需保持清醒头脑,把握好发展方向和策略,其实最好的管理学就在我们身边,凯城老师建立的“十块论”模型,就是你打开红色管理大门的金钥匙。
“十块论”模型是创建红色管理学科体系的核心,其框架内容已经十分清晰,那么建设红色管理的学科体系的基本路径是什么呢?李凯城老师在此次红色管理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做了明确阐述。相信不久的将来比较权威的红色管理教科书——《中国共产党管理思想概论》就会问世,进而形成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管理学学科群和与之相应的话语体系,让我们期待!
四、红色管理,内圣外王,党性教育培训创新成果精彩纷呈
“毛泽东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管理者之一,他在治党、治军、治国方面立下了丰功伟绩,巨大的成功背后必定有丰富的理论宝藏,让我们追寻伟人的足迹,体悟红色管理之道。”李凯城老师在红色管理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就《领军之道总裁班》如何办向与会者娓娓道来。
“我们瞻仰韶山感受伟人之初、踏井冈山路体会艰难起步、在古田学习领军之道、走入遵义探讨反败为胜、在延安圣地领略制胜法宝、游览西柏坡回顾决胜千里、回到北京研讨胜利之后怎么办。”

李凯城老师在论坛上介绍党性教育创新成果
李凯城老师是一座红色管理的富矿,他的介绍让参会者心驰神往,对红色游学充满了浓厚兴趣。接着李老师又一口气向大家介绍了《红色管理企业家研学班》、《红色管理企业政委工作坊》、《红色管理师资研修班》等培训内容,使座无虚席的会场充满了热烈气氛。
红色管理,内圣外王。党性教育是红色管理的重要内容,创新是党性教育保持鲜活生命力的根本举措。现场版的《凯城老师带你学党史》把“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政治信仰组织”鲜明观点告诉大家,一下子使追求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实践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有了更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人性情怀,让一堂党章学习课破枯燥无味为理论升华,大家听得意犹未尽。
新颖的教学方式、丰富的教学内容、灵活的学习形式,党史学习主题课堂——《我们走过的路》是李凯城老师团队联合全国十二家党性教育机构历时三年倾力打造的,它充分运用现代教育理念,以学员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深度参与为主要方法,开创了党史学习的崭新模式,在全党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深受党政部门、教学机构和学员的普遍欢迎。

某干部学院《我们走过的路》展厅一角
李凯城老师在论坛现场对这一创新成果进行了详细介绍,他说这一课程把“翻转课堂”等现代教学方式引入其中,教学过程由主线讲解、问题讨论、疑难解答、阶段点评、课程总结等五个环节组成,从专家、老师单向的权威解读、标准答案授课,变为引发学员思考问题,引导学员自主探索、学习和交流,实现了“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跨越,着重解决了党员教育中存在的“针对性不强、有效性不足”两个突出问题。
大家从李老师介绍中得知:《我们走过的路》课程内容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以问题为核心,以小单元的形式呈现:一至三部分,分别以革命、建设、和改革阶段的历史背景为依据,体现时代之问、艰辛探索、奋斗牺牲、自身建设、辉煌业绩等。第四部分,突出体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引发思考,明晰责任和使命,确认奉献与担当。
大家还从李老师的讲解中了解了这一教学产品呈现形式:通过展厅+、展览+、手册+等教学场景和教具,配以专家语音讲解、辅导视频录像、参阅资料文献、教学课件大纲等,组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系统,可灵活选择和组合,对常年从事党史教学的院校和社会组织不请名师也能享受优质教学资源。
听了李凯城对《我们走过的路》课程的全方位介绍,与会者感叹:原来党史课还可以这样上!
五、格物志成,播火先行,一批红色管理理论工作者的实践风采
近年来中闳教育联盟在李凯城老师的带领下,众多专家老师深入社会各界开展调查研究、进行培训咨询,并与众多教学和学术机构进行广泛合作交流,取得了丰硕成果,推动了红色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

红色管理专家周万亮老师
周万亮老师毕业于北京大学,资深领导力顾问,中国管理科学学会领导力专业委员会专家,北京人力资源经理委员会副秘书长。专著有《关键选择》、《百年领导力》、《开国元勋的领导艺术》,后两部已被国家图书馆收藏,其中《百年领导力》被特别陈列在国图“红船初心百年辉煌”专柜。
周万亮老师当初主要从事国际领导力的授课,因不满足于课程中基本都是欧美的领导力案例,尝试适当增加红色管理故事,发现课程变得更丰富、更接地气、更有说服力、更能鼓舞和激励人。
后来周老师师从李凯城老师,参加了两期“红色管理师承班”,反复研讨了《领军之道》、《向毛泽东学管理》等著作,发现中国共产党的管理思想像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红色管理是新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学,于是他义无反顾地深入到这个宝藏,成了红色管理“播火者”,在全国各地讲授“百年领导力—开国元勋领导艺术与当今管理实践”等“百年领导力”系列课程。
周老师在本次红色管理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演讲的主题是“学开国元勋培养人”,包括六大模块:“使命宗旨唤醒人,科学思想引领人,塑造环境影响人,实际工作教练人,严肃认真批评人,现身说法启发人”。
周老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分享了开国元勋大量的生动案例,比如:毛泽东如何教导傅连暲大夫从好专家成长为好院长好领导;周恩来如何改变了张冲、张学良、张治中的思想,特别是一夜长谈使张学良放弃了“用法西斯主义救中国”的错误想法;罗荣桓如何严厉批评爱将“张疯子”张仁初……

周万亮老师在论坛上做《向开国元勋学培养人》的精彩演讲
周老师的授课有“三有三不”:有体系好理解,听着不乱;有故事重体验,听着不闷;有方法可应用,听着不空。论坛现场大家听得意犹未尽,好评如潮。很多人与他加了微信并留言:
长三角的党校教授、成渝都市圈的党校校长、北京央企的党校老师:周老师对中共党史非常熟悉,信手拈来,如数家珍,授课角度新颖,引人入胜,讲授风格充满活力,风趣幽默,故事娓娓道来,给听众以激情和力量;周老师课程结构严谨,内容丰富,案例式的教学十分精彩,引人入胜;周老师课程系统清晰,信息量大,有方法,接地气,欢迎来党校授课。
苏州软件公司总监和成都食品公司总监:我本不是一个“红色管理”爱好者,也不是党员,但是听了”向开国元勋学培养人”,深感震撼,有机会希望邀请周老师来我们公司讲课,您的《百年领导力》我也准备好好研读;周老师的课程严肃而不失活泼,庄重而不缺幽默,让看似教条的内容充满活力,让我们易学易懂易吸收。
华东街道干部和华南创业者:今天受邀与您进行了“斯诺与红小鬼”的角色扮演,很幸运得到了您的签名赠书,在红色管理高峰论坛现场,我看到了火种;我找到了系统性建设企业中国特色文化的新方向!

红色管理专家周增明老师
周增明老师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师职军官,大校军衔,毕业于解放军炮兵指挥学院,曾担任原国防大学、总参炮兵指挥学院和总装装备技术指挥学院研究生部队导师。退休后立志践行和传播红色管理,深入企事业单位演讲三百多场,他还把红色管理成功应用于中国农信的一些银行系统和仁和药业华北销售系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积累了一批红色管理创新实践的成功案例。
周增明老师现为中国管理科学学会领导力专委会特聘专家,研究方向主要是毛泽东军事实践、人民解放军优良传统与企业管理、国家周边安全环境等。他在本次论坛上给大家展示的是《传承红色基因,锻造钢铁团队》。
演讲一开始,周老师就把大家“震”住了,他把新时期、新常态下,团队建设呈现什么的基本特点,团队管理者直面的挑战和困惑有哪些,总结概括地非常准确到位,让人即刻感受到这是一位经过军队历练和深谙现代企业管理的“高手”。

周增明老师在论坛做《传承红色基因,锻造钢铁团队》精彩演讲
然而“高手”的高明不在于只是提出问题,更重要是要能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针对团队管理的“三特殊”,直面团队人员构成呈现的“三变化”,克服团队管理的“三大难”,化解管理层自身能力提升的“三忧虑”出路在哪里?周老师给出的方案是:向红色管理最优实践主体——解放军学习,锻造钢铁团队。
周老师说:“由于历史的原因,红色管理的创立与发展,直接体现在中国共产党打造人民军队的治军之中,人民解放军成为红色管理的首个实践主体。可以这么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的成长发展,不仅是战功卓著名垂世界军史,在人类管理史上也堪称奇迹。”
周老师带领大家进一步分析到:“最优秀的管理在军队”。根植中国大地的革命战争史实最具说服力。解放军中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红色基因现象”,凡是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传承好的部队,战争年代战功卓著,和平时期各项建设也走在前列。这充分说明,红色管理对人民军队优秀基因的形成,起到了很强的催化作用,人民军队卓著战绩证明了红色管理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也印证了运用红色管理为企业赋能是一条行之有效的管理实践之路。
周老师非常明确地告诉大家一个结论:“学习推广红色管理,对标参照系的最优选项,就是红色管理首个实践主体——中国人民解放军。”
是这样吗?为此周老师用了大量成功军史案例和生动感人故事,从历史、现实和需求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周老师的激情演讲深深打动了在场人们,把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向解放军学管理的种子种在了大家心中,不少与会者表示适当时机邀请周老师去本单位讲课,介绍“传承红色基因,锻造钢铁团队”做法,用红色管理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红色管理专家熊向清老师在论坛做《红色文化的底层逻辑,以及红色管理的落地机制》精彩演讲
熊向清老师注重从科学、哲学、管理学、社会学和传统文化等多角度对红色文化和红色管理进行研究,揭示红色文化底层逻辑,以及红色管理的落地机制。其成果集中体现在他的专著之中,特别是《管理4.0》这本书,曾获得机械工业出版社的隆重推荐,列入21世纪管理新书目。
他的课程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关于红色文化的底层逻辑,以及红色管理的落地机制。二是如何构建领袖级企业家的思维模型。三是如何通过红色管理打造4.0的企业管理模式。
近十年以来,他给众多中小企业进行培训咨询,深深感悟到红色管理代表了后工业文明时代,也就是数字文明时代经济工作底层逻辑变革的方向,以及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的方向。红色管理超越东西方,融合儒释道、贯穿红黄蓝、兼用教科文,它既发扬和超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吸取和超越了西方文化那些优秀的元素,既有着儒家的入世精神,又有道家的天地风骨,还具有佛家的心灵智慧。他既有理性的光芒,又有深厚的人文情怀,更承载着教育的使命。
这次论坛让熊老师展示的《红色文化的底层逻辑,以及红色管理的落地机制》一课,让大家从多视角深刻领悟了红色管理的真谛和价值。

参加红色管理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圆桌对话的专家和企业家合影
六、任重道远,未来可期,悄然间中国红色管理学已经登场
2020年12月李凯城老师在一次演讲报告中指出:中国管理学该登场了。在这次高峰论坛的“红色管理与中国特色管理科学体系建设”的圆桌对话上,红色管理专家、企业家们再次热议起这个话题,围绕红色管理与中国特色管理科学体系建设的关系、建议和期待发表了很好的意见。
红色管理专家周增明:红色管理就是中国特色管理,中国本土的管理学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和改良,通过中西方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对比,积累了大量的管理案例,提供一个理性思考和总结归纳的必要先决条件。我觉得凯城老师提出的这个命题非常必要,“中国管理学该登场了”,确实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最佳时机。但是红色管理或者中国特色管理体系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肯定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需要每一个有志者,做出自身的努力,一代一代地去完成。正所谓“任重道远,未来可期”,对此我充满信心。

参加红色管理创新发展高峰论坛部分人员合影
红色管理专家周万亮:最初我是研究和讲授国际领导力的,讲多了,感觉标准化课程少了一些灵动和艺术感,希望有些突破。同时,我感觉领导力课程如果没有中国案例的话,似乎严重不平衡。于是就尝试着在一些国际领导力课程里面加进一些开国元勋的领导力实践,包括中国40多年改革开放的内容,发现领导力课程一下子就鲜活丰满起来了,也平衡起来了。这让我深深感到:原来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就有非常多的精彩故事。从那之后我就有一种动力和责任,决心讲好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领导力实践。
红色管理专家熊向清:我内心是有红色情结的,我是一个老党员,小时候我唱京剧,差不多唱的都是杨子荣、郭建光这些角色的唱段,近些年我写的书都是围绕管理创新,也就是围绕创建中国特色管理思想体系、知识体系、话语体系来研究和写作的,所以我自己就是红色管理和创建中国特色管理体系的参与者。十多年前,针对国企和民企的管理现状我就讲“精神管理”,总结出“六大矛盾”,出了《管理4.0》这本书。这本书是与红色管理同频共振的,无非就是超越了西方的工业文明时代所主导的管理模式,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需要真正完成思想启蒙,有更多的中国知识分子和人民大众的觉醒。

红色管理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圆桌会议观众席
中红培董事长周欣:我是做红色文化商业化运营的,从事培训工作有十五年的时间了,主要对象是体制内的党员干部,在这个领域我们做得是很有成效的。但是做了十多年之后,我们感到红色文化的传播领域需要扩展,不能只做加法,停留在一个层面上。从2017年开始,就尝试在青少年学生群体开展红色文化的教育,现在又把工作重点放到企业员工这个群体。但是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基本上已经成型,你要再去改变它就很难。特别是受西方的管理理念的侵蚀,一些企业领导和员工的价值取向主要在盈利和赚钱上,红色文化的教育传播有一定难度。但是作为一家致力于让红色文化落地的企业,我们就是要把这件有意义的难事做成,从这点说我们的努力方向也是同构建中国特色的管理体系一致的。
大师会董事长廖维强:所谓西方管理,我觉得更多是从技术层面来讲的,但红色管理不仅是个“技术活”,他更是一种学问,是渗透在我们思想层面的一种生命状态。对西方管理学我们并不排斥,但我们更希望在我们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在科学管理基础上叠加上我们这种智慧管理生态,形成东方红色管理学。然后再从这个体系下面切出符合民营企业的,符合国企的,符合政府或和各种社会组织的各种管理方式。这就是我所理解的中国特色管理体系建设,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我将努力为之奋斗。疫情期间我义无反顾地支持“红色管理进百城”活动,昆明成为活动启动后的第一站。在此我也向广大的民营企业家朋友发起倡议,希望大家一起参与到这项有意义的活动中来,为建立中国特色管理体系这项宏伟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战友情董事长吴妙茹:参加今天这场红色盛宴,我很激动也很开心。我从小就有一个当兵梦,虽然这个梦没有实现,我却成了战友集团的董事长。刚才有位老师问,你们战友集团是刚成立的吗?其实我们已经走过21年的历程了,一直以来我们致力于红色管理落地,已经成为当地一个红色管理的标杆性民营企业。我觉得我们与构建中国特色管理体系最直接的关系就是,我们战友集团积极响应明亮老师推动的红色管理进百城活动,为实现“三个一百”的目标贡献我们的力量。

陈明亮先生和李凯城老师在红色管理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圆桌对话现场
红色管理专家李凯城:上世纪80年代,我和全国学者、领导者一样,对西方管理学非常崇拜,后来是两个因素让我改变了态度。第一是西方出现了一个行为科学、企业文化的一个学派,看了他们的一些书觉得似曾相识,他们讲的精神激励和企业文化,我们共产党不是早就这么讲的吗?第二,原来我在部队机关工作,对管理学仅是一种理论上的研究,后来到了部队和研究所,管科研改革、管生产质量,包括开办公司,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西方管理学并不那么好学,那么好用,最后真正解决问题的,还是我们共产党和解放军的传统方法。打这以后,我对西方管理学就不那么迷信了,反过来研究起共产党的管理理论,越研究越觉得有应有价值。
关于红色管理和中国特色管理体系的关系,其实这基本上是一回事,强调的是不能照搬别人,要走中国式的管理之路。但目前在构建中国式管理体系方面差距还比较大,创造性地把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用于现代管理中去,形成一套体系还不够;国内一些著名企业和企业家,在实践中确实取得了一些管理成就,有很多创新点,但更多的是把共产党的管理思想与西方管理思想做了一些嫁接,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国式管理体系;我也看了很多民间学者,包括一些大学的学者,创造了不同流派的管理体系,但都是一家之言,要真正取代西方管理学还不行。
比较来比较去,我觉得以红色管理为基础,“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还是要走这条路。现在我们提倡红色管理,其实这也完全符合中央的精神,这次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又提出以学增智,要研究共产党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其实这正是红色管理的内容,尽管现在中央还没有肯定“红色管理”这个概念,但实际上大家都在学,都在用。所以我觉得沿着这个方向往下走,确实是一条越走越宽的大路,最有可能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体系。
让红色管理走向中国,走向世界,还任重道远,我们必须要做好五件事:要有一本权威的《红色管理概论》,形成一套理论根基稳固,逻辑论证严谨的完整概念体系,在各种管理流派的比较中能够站得住脚;要有更多的人在研究,坚持不懈地丰富它、发展它,不断地把我们的实际工作经验和古今中外等成功经验都能拿这套理论来解读;要有更多的人去运用,这个体系应该是活的,就是说它在应用的实践中不但能证实自己,而且能够帮助各级各类的管理者来解决问题;能进入高校和党校,形成一门学科,源源不断地培养出一代一代的红色管理工作者;让更多的国外的学者认可,就像我们当年很虔诚地学习西方管理学一样,将来有一天世界各国的管理学者都在学习运用红色管理,经常到我们中国来登门拜访,我觉得那就算走向世界了。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业,让我们大家一起共同努力!
“红色管理进百城”活动总策划陈明亮:当下关心红色管理的人还属“小众”,所以我希望能够扩大它的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和实践红色管理。现在社会上一些有名的企业都在尝试中国管理,但他们更多的是从方法、技巧和策略方面着眼,还谈不上理论体系。所以我认为现在中国特色管理科学体系的建设首先得有理论牵头,有了理论做基础,才能建成体系,才能有方法论和很多“术”的东西。企业从想法到变成现实,推动过程当中从决策到执行,要遇到包括企业文化、商业模式,发展战略、财务和资本运作,甚至人才引进、人才培养等很多协同关系,我就觉得必须得有人研究用什么方法把这些打通。这就落到了红色管理上面,比如,共产党是怎么“招兵买马”的,是怎么培养人才的、是怎么用人的,甚至它是怎么搞资本运作的,融通这些关系,必须有一个理论体系的支撑。在这个过程中也必须避免形而上学简单化的问题,同时也要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把一切东西方的优秀管理成果都吸纳进来,并动员更多的企业家一起参与其中。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领导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耿雁生老师做“论坛”总结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领导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耿雁生:在具有全国重要影响的培训杂志年会平台上,专门设立了红色管理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今年是第一次,我觉得这个意义非凡。我们这个论坛紧紧围绕着构建中国特色管理科学体系这一时代命题,努力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当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多角度多层次对红色管理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案例进行了阐释,特别是最后这个圆桌对话探讨了红色管理与中国特色管理科学体系的关系,我认为中国特色管理科学体系就是中国式管理,中国式现代化要靠中国式管理来实现,而红色管理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这个体系当中的核心和集中体现。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也为红色管理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经过20年的努力,以李凯城为代表的一批专家学者为红色管理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接下来就是要把凯城老师规划的“五件事”落实好,抓住红色管理创新发展中一些关键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和突破红色管理实践中的一些难点问题,早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体系。这次论坛所呈现的红火景象,使我们从事红色管理研究推广应用工作的同志受到很大鼓舞,我们增加了信心,也增强了动力,更增添了责任感。
信息来源 | 中闳教育网
中闳采编 | 书怀